时至岁末,万物渐藏、若为公司运势卜得艮卦(艮为山),其象为两山重叠,意为止、为静、这并非预示着绝对的凶险,也非全然的吉兆,而是一种状态,一种需要企业经营者深刻理解并审慎应对的局面、艮,止也、时机到了应当停止的时候,就必须停止、若行止得当,则为吉;若妄动不止,则为凶。
艮卦之象:静止的山岳与企业的瓶颈
艮卦的卦象是山,上下皆为山、山有稳固、厚重、静止之意、当一个公司卜得此卦,往往意味着其发展达到一个阶段性的顶点或平台期、高速扩张的势头减缓,市场份额趋于稳定,内部结构也基本成型、这就像登山者攀上了一座山峰,需要停下来喘息、观察、补给,而不是立刻冲向下一座更高的山峰。
这个“止”,可以体现在多个层面:
业务扩张之止: 新市场开拓受阻,新产品线反应平平,过去行之有效的增长模式开始失灵。
内部管理之止: 组织结构变得臃肿,部门墙高耸,沟通效率降低,创新动力衰减。
资金流动之止: 现金流紧张,融资渠道变窄,投资回报周期拉长。
团队士气之止: 员工出现职业倦怠,目标感模糊,企业失去了创业初期的激情与冲劲。
面对此种境况,许多管理者会感到焦虑,急于寻求突破,希望通过新的投资、新的人事变动来打破僵局、艮卦的核心智慧恰恰在于“制动”、妄动,如同在山中迷路时四处乱闯,只会更快地耗尽体力,陷入更深的困境。
守静之吉:厚积薄发,内圣外王
艮卦的吉,在于“当位而止”、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停下来,是一种大智慧、这并非不作为,而是更高层次的作为。
一、内部整固,修炼内功。
企业应将目光从外部市场的拼杀转向内部管理的精耕细作、这是一个绝佳的契机,去梳理混乱的业务流程,优化不合理的部门设置,淘汰低效的冗余人员、如同山体,外表虽静,内部的地质结构却在不断稳固、与其投入巨资开发未经市场验证的新产品,不如将资源用于提升现有核心产品的质量与服务,深挖护城河,巩固基本盘。
二、财务稳健,储备粮草。
停止非必要的扩张性支出,严格控制成本,保证健康的现金流、艮卦之“止”,是为未来之“行”做准备、在经济周期下行或行业前景不明朗时,手握充足的现金,就如同登山队拥有足够的粮食和装备,能够安然度过风雪,等待天气转晴、此时的“守”,是为了未来的“攻”。

三、审时度势,静观其变。
市场的风向瞬息万变、当企业自身处于静止期,恰好可以冷静地观察竞争对手的动作、产业政策的变化以及下游客户需求的转移、山峰之巅,视野最为开阔、身处局中时往往被细节迷惑,停下来反而能看清全局、这种战略性的静默,能够帮助决策者避免追逐短期风口,做出更符合长远利益的判断。
妄动之凶:僵化封闭,坐失良机
艮卦的凶,则在于将“静止”变成了“僵死”、若不能正确理解“止”的内涵,便会陷入危机。
一、固步自封,与世隔绝。
最可怕的“止”,是思想的停止、管理者满足于现状,听不进外界的批评与建议,企业文化变得保守而僵化、员工安于现状,不愿学习新技能,害怕任何形式的变革、这样的公司,就像一座被世界遗忘的孤山,看似安稳,实则生机断绝,最终只会被时代淘汰。
二、内部矛盾,离心离德。
当企业停止向前发展时,原先被增长所掩盖的内部矛盾会集中爆发、部门之间为了有限的资源相互倾轧,人才因为看不到上升空间而纷纷离去、向心力减弱,团队凝聚力瓦解、此时若管理者处理不当,强行推动变革或无视问题,只会激化矛盾,导致组织崩盘。
三、错失良机,进退失据。
“止”并非永恒、当外部环境出现重大机遇,或内部问题已得到充分解决,就需要果断地“行”、若管理者沉溺于“守成”的安逸,变得优柔寡断,对市场的变化反应迟钝,那么当真正的机会来临时,便会因为犹豫而错失、等到竞争对手已经占据先机,再想追赶,已是难上加难。
不同层级的应对之道
面对艮卦所揭示的局面,公司内部的不同角色,其行事准则也应有所不同。
对于决策层: 核心在于“定”、心要定,不为暂时的停滞而焦虑;战略要定,不因外界的喧嚣而摇摆、此时领导者的主要任务不是开疆拓土,而是“安其所”,稳固自己的位置,深入思考企业的核心价值与未来方向、要克制住扩张的冲动,抵御住“弯道超车”的诱惑。
对于管理层: 核心在于“正”、“正其身”,以身作则,优化管理,安抚团队情绪、管理层是承上启下的山腰,需要将决策层的“静”转化为具体的内部优化行动、例如,组织员工培训,提升团队专业能力;梳理工作流程,提升协作效率、做到“思不出其位”,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把事情做到极致。
对于执行层: 核心在于“诚”、忠于职守,精进业务、基层员工不必为公司战略层面的停滞而过分担忧、这正是一个沉下心来,打磨自身技艺,成为岗位专家的好时机、个人的稳定与精进,是构成公司这座大山稳固的基石、心浮气躁,频繁跳槽,在此阶段并非明智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