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人,亦有其气数与命理、观一企之兴衰,非仅限于财报之枯燥数字,其背后自有脉络可循、欲判其吉凶,当如老吏断狱,需察言观色,洞悉其内在气象。
一、观其首脑,如观星辰
企业之首脑,如航船之舵手,亦如龙之点睛、其人之格局、心性与视野,直接决定了企业的航向与高度、吉兆之企,其主事者必目光如炬,言语沉稳,行事果决而不鲁莽、面对顺境,不骄不躁,知晓积蓄力量;遭遇逆境,则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能聚拢人心,寻觅生机、其人谈吐,不务虚言,多论格局与长远,少言枝节与私利、反之,若主事者言辞浮夸,朝令夕改,喜功好利,遇事则诿过于人,此为衰败之相、其眼神游移,气度促狭,纵使企业一时鼎盛,亦不过是沙上之楼,风雨将至,顷刻便会坍塌、鉴定其人,非看其一时之言,而需观其长久之行,尤其是在危机关头所做的抉择。
二、察其气场,可辨兴衰
欲知企业兴衰,不必阅其财报,先入其门,观其人气、吉企之气场,是昂扬而有序的、员工行走其间,步履虽急,然神色坦然,眉宇间有光彩、彼此交谈,声调平和,多为业务探讨,少有闲言碎语、整个场域,静时能闻笔尖划过纸张之声,动时则有思维碰撞之火花、人与人之间,纵有职位高低,然气韵相通,无明显之壁垒隔阂、衰败之企,其气场则浑浊而凝滞、踏入其间,便感一股压抑之气、员工面色晦暗,眼神闪躲,或死气沉沉,或焦躁不安、办公之地,多闻窃窃私语与长吁短叹、人际关系壁垒森严,部门之间犹如楚河汉界,各自为政,内耗严重、此种气场,纵有天时地利,亦难有作为。
三、审其血脉,即是现金
财者,企业之血脉也、血脉通,则百病消;血脉堵,则性命危、利润或可粉饰,现金流却无法作伪、吉企之现金流,如江河入海,源源不断,虽有枯水期与丰水期,然其主流从未断绝、其应收账款周转迅捷,坏账极少;其库存管理精细,无大量积压之虞、更要者,其用钱之道,如良医用药,精准而高效,多投于研发与人才之根本,而非铺张之门面、凶相之企,其现金流则如山涧溪流,时断时续,极不稳定、或严重依赖借贷度日,拆东墙补西墙,债务如雪球般越滚越大、或应收账款积压如山,看似盈利,实则早已被客户拖垮、其资金流向,多用于维系奢华的表象,或填补无底的亏空,此乃气血两亏之兆,离倾覆不远。

四、辨其门面,可知虚实
门面者,企业示人之貌、其名号、其标识,乃至其办公之所,皆是其气运之显化、吉企之门面,是清爽、稳健而有神采的、其品牌形象与其核心业务高度契合,不盲目追逐潮流,自有一股沉静之气、其对外的宣传物料,措辞严谨,设计得体,传递出可靠与专业的信号、其办公环境,不论大小,必是窗明几净,井井有条,绿植生机勃勃、反观衰败之相的企业,其门面往往虚华不实、或名称取得极大,然业务根基浅薄;或办公地点极尽奢华,内部管理却一塌糊涂、其品牌宣传,口号震天响,然产品与服务却处处纰漏、这种内外不一,表里失衡,正是其根基动摇,气运涣散的体现。
五、探其新声,能断未来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企业亦然,创新求变之力,便是其生命之源、一个有吉兆的企业,内部必有“新声”不断涌现、这种新声,可能来自研发部门的技术突破,可能来自市场部门的敏锐洞察,也可能来自基层员工的改进建议、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建立了一个能让新声被听见、被重视、被孵化的机制、领导者乐于倾听不同意见,鼓励试错,对新生事物抱有好奇与敬畏、而走向衰亡的企业,则必然是一潭死水、内部流程僵化,官僚主义盛行,人人墨守成规,唯上是从、任何新想法都会被视为异端,任何变革都会被视为威胁、当“经验”成为压制创新的唯一理由时,这个企业的未来便已写定。
六、听其口碑,如听风声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企业在市场中的声誉,是其无形的资产,也是其吉凶的晴雨表、口碑之来源,有三:其一,客户之言、产品是否可靠,服务是否周到,客户的复购与推荐,是最真实的评价、其二,伙伴之语、供应商、经销商等合作伙伴,对其信誉、付款及时性、合作态度最有发言权、一个屡屡拖欠款项、背信弃义的企业,其合作之路必将越走越窄、其三,故人之声、离职员工的评价,往往能揭示出企业文化最真实的一面、吉企,客户称道,伙伴信赖,故人提及亦留有余情、凶企,则客诉不断,伙伴规避,离职员工多有怨言、风起于青萍之末,这些声音,便是预示风暴的最初风声。
七、度其应变,可知坚韧
天有不测风云,市场亦有旦夕祸福、衡量企业根基是否稳固,不在于平日高歌猛进,而在于面对突发危机与重大转折时的应对之姿、根基稳固的吉企,其组织架构具有弹性,面对危机能迅速调整,而非僵硬碎裂、其内部信息通畅,能快速形成共识,协同作战、其领导层在压力之下,更能展现出冷静与担当,稳住人心、犹如一棵深根大树,虽经风雨,枝叶或有损伤,然其主干不动,风雨过后,又能抽出新芽、而根基浅薄之企业,平日看似繁花似锦,一遇变故,则兵荒马乱,互相指责,作鸟兽散、其平日隐藏的矛盾与问题,在压力之下会集中爆发,加速其崩盘、故而,观其应对一次行业寒冬,或一次重大负面事件,便可洞悉其真实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