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经者,堪舆之眼,沟通天地之器也、非寻常指南针可比、其盘面层层相叠,经纬交错,上应天星,下合地脉,中通人事、于阴宅风水之中,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其枢纽全在于斯。
罗经之核心,为中央之天池,内藏一针,浮于水上,定南北,判四方、此针之动静,乃感地磁之气,是为万法之基、盘面则由内而外,布列八卦、九星、二十四山、三百六十度等诸般法门,圈圈皆有玄机,层层皆藏义理、风水先生手持罗经,心澄体静,方能感应天地之气,为先人觅得安宁之所。
寻龙点穴:罗经之首用
阴宅之要,在于乘生气、气者,沿山川之脉而行,此脉即为龙脉、寻龙之法,便是要辨明龙脉之来去、走向、起伏、顿跌、先生登山临水,手托罗经,以地盘正针格龙,测其来脉方位、龙脉行度,蜿蜒起伏,有如神龙见首不见尾、罗经之针,随气而动,能指引龙脉之气所凝结之处。
所谓点穴,乃是寻龙之终、龙脉之气,行至尽头,必有融聚之所,是为穴、此地山环水抱,藏风聚气,形局佳美、先生用罗经于穴星之上,反复测度,看山峦之护卫,审流水之环绕,务求龙、穴、砂、水四者相配得宜、穴位之精准,关乎后世子孙之兴衰荣辱,非精通罗经之理,谙熟山川之性者,不能为也。
天地人三盘:定格时空之法
罗经之精髓,在于天地人三盘合用、三盘之针,同指一方,却因盘面刻度之差异,各有其用,互为表里。
地盘正针,为三盘之本,用以格龙立向、所载之二十四山,乃风水定向之基础、山之坐为何方,向为何方,皆以此为准、此盘对应地磁子午,是为“正”,其所定者,乃阴宅之根本方位,是为体。
人盘中针,其方位较地盘正针逆时针错开七度半、此盘专为消砂之用、所谓“砂”,乃穴场四周之山峦岗阜、砂有吉凶之分,秀美圆润者为吉,破碎尖射者为凶、人盘之用,在于衡量四周山峰相对于穴场之吉凶方位、吉砂当纳,凶砂当避、通过人盘的度量,可知何方之砂为我所用,何方之砂为我所忌,从而趋吉避凶。

天盘缝针,其方位较地盘正针顺时针错开七度半、此盘专为纳水之用、阴宅风水,尤重水法,所谓“山管人丁水管财”、水之来去,关乎财禄、天盘之用,在于判定来水与去水之方位,即所谓“天门”与“地户”、水从何方而来,又从何方而去,其流速、形态,皆需用天盘细细度量,务求水法合法度,使生气随水而来,财气聚而不散。
立向之妙:一线之差,祸福千里
寻得真龙的穴之后,立向便是关键一步、立向,即是为墓穴确立一个坐向,决定其所接收的天地之气、此乃阴宅风水之画龙点睛之笔。
先生以地盘正针为据,结合龙、穴、砂、水之全局,为墓碑定下坐山与朝向、此向并非随意而立,需上合天星,下合地脉、二十四山之中,每一山向皆有其独特之气、立向需考虑来龙之方位,避开凶煞,迎取生旺、更有“分金”之说,将二十四山每一山再细分为五格,共一百二十分金、一线之差,气的性质便截然不同,吉凶祸福亦判若云泥、此乃毫厘之辨,非精通者不可为之。
消砂纳水:趋吉避凶之实务
立向既定,则穴场之坐标已明、此时再以人盘与天盘,审视周遭环境,进行最后的裁断。
人盘观砂,看穴前之朝山、案山是否端正有情,后方之乐山、鬼星是否稳固、左有青龙,右有白虎,是否环抱周密、凡尖射、破碎、直冲之山形,皆为凶砂,需在立向之时尽量规避,使其不在凶方出现。
再以天盘量水,看水流是否屈曲有情,环抱穴场、来水之方,宜在生旺之位,是为“天门开”、去水之方,宜在衰败之位,且要迂回收束,是为“地户闭”、如此方能财源广进,福泽绵长、若水流直冲直去,或从不吉之方位来去,则为破财败丁之局。
故而,一块上佳的阴宅福地,乃是龙、穴、砂、水、向五者全局配合的结果、而罗经,正是将这五大要素之无形理气,化为有形度数的唯一法器、执罗经于手,上观星斗,下审山川,方能洞悉天地造化之机,为先人觅得万年安泰之吉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