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寻龙:阴宅见蚯蚓土龙,是吉是凶?
风水之学,探寻天地之理,讲究藏风聚气、阴宅风水,事关后人兴衰荣辱,更是慎之又慎、在堪舆实践中,于穴地发现“蚯蚓土龙”,历来是风水师们重点勘察的征兆、所谓“蚯蚓土龙”,并非指蚯蚓本身,而是指蚯蚓翻动、堆积而成的泥土轨迹,其形蜿蜒,状似龙行、那么,此象究竟是福荫子孙的吉兆,还是预示凶险的警号?不可一概而论,需辨其色、察其位、审其质,方能断其吉凶。
土龙现,生气旺,此为吉
上等的风水宝地,必然是生气凝聚之所、生气,是万物生发之能量,土地若有生气,则草木丰茂,水土润泽、蚯蚓是至阴之物,喜湿润肥沃、土质疏松的环境、它们能在地下穿行,说明此地土壤并非坚硬如石,亦非干涸如沙,更非泥泞不堪的死水之地、这恰恰是“生气”存在的直观体现。
一块好的穴地,其土质必然细腻、湿润、有光泽、当掘开表土,见到蚯蚓堆积而成的泥土,若其色泽呈现为五色土,尤其是黄润、红润之色,用手一捏,细腻粘合,聚而不散,闻之带有泥土的清新之气,此为“活土”,是地脉旺盛的明证、这样的“蚯蚓土龙”,预示着此穴内部气场流通顺畅,阴阳调和,能有效聚集龙脉之气、将先人安葬于此,如同将种子播撒在沃土之中,能得地气滋养,其精魂安稳,自然能够荫庇后人,使其家族人丁兴旺,财运亨通,福泽绵长、古时风水大家在点穴之后,常会以“金针探穴”之法,观察地气、而这蚯蚓土龙,便是大自然自成的“探针”,是地气有无的天然凭证。
土龙乱,阴煞重,此为凶
凡事皆有两面、蚯蚓土龙的出现,也可能是凶兆的预警、辨别的关键在于其形态、位置和土质。
若发现的蚯蚓土,其色泽暗淡、发黑甚至惨白,土质松散如沙,或者过于泥泞,用手一捻即碎,或沾手成泥,闻之有腐败腥臭之气、这说明此地湿气过重,地下水脉混乱,甚至可能有“水煞”、这样的土地,阴气过盛而阳气不足,生气已经转化为“煞气”或“死气”、蚯蚓在此聚集,并非因为地气旺盛,而是因为土地阴寒腐败、将先人安葬于此,非但不能得到滋养,反而会受阴寒水湿之气侵蚀,骸骨不安,魂魄不宁、反映到后人身上,便可能出现家人健康不佳,多患风湿、肠胃等阴寒之症,家运衰败,财帛不聚。

更为严重的情况是“土龙穿棺”或“土龙破碑”、若蚯蚓土龙的痕迹,并非出现在穴位四周,而是直接出现在墓碑之上,甚至贯穿坟冢,直指棺椁所在之处,这是大凶之兆、此象意味着地气不稳,或者有外部的煞气(如树根、地下水流)侵入穴内,破坏了原有的气场平衡、这是一种“侵犯”,是对先人安宁的严重干扰、此象一出,往往预示着后代子孙将面临意外之灾,家庭内部易生变故,甚至可能有官非、破产等不测之祸。
如何辨别与应对
面对阴宅中的蚯蚓土龙,需沉心静气,细致观察。
一看颜色与光泽、以色泽鲜明、黄润、红润为上佳,代表土气纯正、以灰白、暗黑、杂乱为凶,代表土中煞气、湿气过重。
二凭手感与气味、用手触摸,感受其粘合度与湿度、紧实而不坚硬,湿润而不泥泞者为吉、松散、干枯或过于湿滑者为凶、凑近细闻,有清新土腥气为吉,有腐臭、霉味为凶。
三察位置与走向、蚯蚓土龙在穴位四周环绕、蜿蜒聚集,是生气汇聚之象,为吉、若其走向杂乱无章,甚至直冲墓碑、坟冢,则是煞气侵袭之象,为凶。
四观环境之配合、勘察蚯蚓土龙,不能孤立看待,必须结合周边的山水形势、若来龙有势,四兽护卫周全,明堂开阔,水流有情,此时出现的优质“土龙”,是锦上添花,证明此地确为真龙大穴、反之,若周边环境本就存在缺陷,如山石嶙峋、水流直冲、地形破败,那么即便出现看似不错的土龙,也可能只是短暂的假象,或是“回光返照”,不足为凭。
若辨别为吉兆,则说明所选之地得宜,可安心使用,此乃福缘、若辨为凶兆,则需高度警惕、情况较轻者,或可通过调整立向、改善排水等方法予以化解、若情况严重,如已出现“土龙穿棺”之象,则说明此地地气已败,不宜再用,当机立断,另寻吉地迁葬,方是为先人及后人负责的上策、此事关乎重大,非经验丰富的地师不能决断,切不可自行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