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阴宅风水之规矩
阴宅之法,关乎后世子孙之荣枯,其理深邃,其规矩严明、择一处吉地安葬先人,非为迷信,乃是顺应天地自然之气,为后人纳福聚气、其核心要义,不外乎“龙、穴、砂、水、向”五字,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寻龙:根本之所在
风水之说,以龙为纲、此龙非神话之物,乃指山脉之走向与气势、山脉连绵起伏,如同巨龙潜行于大地,其内在蕴含的能量,便是“龙气”、寻龙,便是要找到这股生气旺盛的龙脉。
上佳的龙脉,需有来源,有起伏,有转折,生动活泼,如活龙一般、山势不可过于陡峭险峻,此为“煞气”,亦不可过于平坦无力,此为“死气”、龙脉自远方而来,层层剥换,由粗变细,由老变嫩,直至尽头结穴之处,山势趋于平缓,形成藏风聚气的环境,此为“龙止”、寻龙需追根溯源,辨其真假生死,方能为点穴打下坚实基础、若龙脉不真,纵有绝佳的砂水环抱,亦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终究是空。
点穴:福泽之核心
龙脉千里而来,其生气凝聚之点,便是“穴”、点穴是整个阴宅风水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所谓“三年寻龙,十年点穴”,足见其难度与重要性、穴场好比人的丹田,是能量汇聚的中心。
一个真正的吉穴,必定是“藏风聚气”之地、其形如太师椅、如莲花、如暖窝,能将生气牢牢锁住、穴位前后左右皆有护卫,不受恶风侵袭、穴前之地称为“明堂”,明堂宜开阔平坦,略带内凹,如掌心聚水,方能容纳百川,汇聚八方之气、明堂若过于狭窄,则气量不足,后人难有大作为;若一泻千里,则生气无法停留,财禄不聚、穴土之色泽亦有讲究,以五色润泽之土为上佳,忌干枯、顽石或砂砾。

察砂:护卫之屏障
“砂”并非指沙土,而是指穴场周围的群山、岗峦、丘陵,乃至树木、建筑等、它们如同穴场的护卫与城墙,起到拱卫、关拦、环抱的作用。
论砂之法,以“四象”为基准,即“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穴后依靠之山为“玄武”,需高大厚实,稳重可靠,形成坚固的靠山、穴左之山为“青龙”,宜蜿蜒灵动,略高于白虎、穴右之山为“白虎”,需温顺俯伏,不可有抬头或逼压之势、有云“宁叫青龙高万丈,不叫白虎乱抬头”,说的便是这个道理、穴前之山为“朱雀”,宜低矮翔舞,或为秀丽的案山、朝山,与玄武遥相呼应,形成君臣对拜之势、四象齐备且形态优美,方能形成一个安全的、有情的风水格局。
观水:财禄之源泉
风水理论中,“山管人丁,水管财”、水是生命与财富的象征,其形态走向直接影响后代的财运与气数、水流宜屈曲有情,环抱穴场,此为“玉带环腰”,主富贵绵长、水流不能直冲或反弓穴场,此为“割脚水”或“无情水”,主破财败家。
水之来去亦有章法、来水之口称为“天门”,宜开阔,象征财源广进、去水之口称为“地户”,宜紧密关锁,有山石或岛屿交错,使水流曲折而去,此为“水口砂”,能将财气牢牢锁在明堂之内,不使其轻易流失、水质需清澈甘甜,忌污浊发臭、若明堂有湖泊、池塘汇聚,如天心聚水,更是大吉之象。
立向:点睛之妙笔
寻得龙、点得穴、察得砂、观得水,最后一步便是“立向”、向,即是墓碑的朝向,是整个风水格局的点睛之笔、它决定了穴场如何接收天地间的生气。
立向需用罗盘精准测定,结合来龙、去水、砂峰的方位,以及亡者与后人的生辰八字,综合考量,确定一个最能承接旺气的坐向、所谓“分金差一线,富贵不相见”,其精确度要求极高、一个好的朝向,能使龙、穴、砂、水所形成的能量场发挥最大效用,将天地间的吉气尽收其中,福荫后人、若朝向稍有偏差,则可能收纳衰败之气,反招祸患、立向之事,必须由经验丰富的明师审慎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