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乃阴宅之眼目,气运之所系、世人多见立碑,高耸而立,如人之站姿,纳前方开阔之气、然今世亦有卧碑,平铺于地,形制独特,其风水规矩更为精微,毫厘之差,可动后人运势之根本。
卧碑之形制与五行
卧碑,顾名思义,形态如人平卧、其形不可为绝对之平面、风水学中,最忌碑面积水,称之为“泪碑”,主后人眼目疾、运势哀戚、故卧碑之设计,须有不易察觉之缓坡、坡度以前高后低为佳,意为水流顺势而去,不侵扰先人安宁,亦象征后人事业财运可缓缓流长,而非囤积死水、此缓坡之向,应顺应整个墓穴之排水趋势,使雨水能自然流向穴外明堂或水道,此为“顺水局”。
材质之选,重在坚实、完整、色纯、花岗岩为上选,其质密实,能抵御风雨侵蚀,象征家业稳固,基业长青、颜色以沉稳厚重为宜,青黑、深灰为正、此类颜色五行属水、属土,与阴宅之性质相合,能藏风聚气、切忌选用斑驳陆离之石材,或有明显裂纹、瑕疵之石,此为“破相”,主家运不整,人事不和、碑体应为一整块石料雕琢而成,不可拼接,拼接之碑,暗示家族分裂,难以为继。
方位之定与龙脉之承
卧碑与立碑相同,其方位乃风水之核心、碑之朝向,必须与金井(安放骨灰或棺木之处)之坐向保持绝对一致、碑文正面所对之方向,即为整个阴宅之“向”、此向需根据元运、地势龙脉以及仙命(逝者之生辰八字)综合推算,寻得旺山旺向。
卧碑虽低,其“气口”作用仍在、碑的中心线,必须与金井中心线、后土(或土地神位)中心线精准重合、三点一线,方能使地气上通于碑,天气下达于穴,阴阳交泰,福泽后人、若碑位稍有偏斜,则气脉不顺,如人之咽喉被扼,后人事业易遭阻碍,或多生意外、勘定之时,需用罗盘精确定位,不可仅凭肉眼估量。
碑文之法度与气韵
碑文是与先人沟通的桥梁,亦是引动风水气场的符咒、其规矩甚为严格。

字体雕刻,须用“阴刻”,即将文字刻入石材之内、阴宅属阴,阴刻能使气韵内敛,能量向内聚集,庇佑子孙、阳刻(文字凸出)多用于寺庙、功德碑等阳宅场所,若用于阴宅,则气易外泄,于后人不利、字之深浅亦有讲究,需清晰有力,深可藏气,浅则力薄。
碑文内容之字数,暗合玄机、传统上,会遵循“生、老、病、死、苦”五字循环之法、从主碑文(记录先人名讳之处)开始计数,总字数需落在“生”或“老”字上,此为吉数、落在“病”、“死”、“苦”则为大凶,必须通过增减文字或调整格式来规避。
碑文字体颜色,以金色或赤色填充为多、金色,五行属金,象征尊贵、财富与不朽,是对先人的敬重,亦是为后人求取富贵、赤色,五行属火,为阳气之色,用于阴寒之地,能起调和阴阳之效,寓意后人香火旺盛,人丁兴旺、碑文字漆脱落,应及时补之,字迹模糊,则家族声名亦会随之暗淡。
周遭环境之协调与禁忌
卧碑因其低矮,更易受周围环境之影响。
排水至关重要、除了碑体自身的缓坡设计,整个墓穴的排水系统必须通畅、碑的四周不可形成洼地,雨后积水,则成“浸身水”,对后人健康,尤其是肾脏、泌尿系统,有极大损害。
卧碑之上及前方,不可有高大树木遮挡、树荫虽能蔽日,但长久笼罩,会使阴气过盛,阳气不入,导致后人性格阴郁,家运难开、树根若侵入碑体之下,穿破金井,更是动摇根基的大煞,主家破人亡、故卧碑周围宜有矮灌木或草坪,保持开阔明亮。
卧碑不可正对尖角冲射、无论是其他墓碑的棱角,还是山石、建筑物的尖角,形成“角煞”,直冲碑体,如利刃穿心,主后人多意外血光之灾、亦不可正对路冲,车辆行人往来,气场驳杂,直冲墓碑,会使先人不得安宁,后人运势反复不定。
须时刻保持碑面洁净、落叶、鸟粪、泥土等秽物覆盖碑面,等于蒙蔽了阴宅的“眼睛”,会令后人智慧不开,前途迷茫、定期清扫,不仅是孝道之体现,更是维护家族气运的必要之举。
卧碑风水,看似简单,实则步步玄机、其形、其位、其文、其境,无不与后世子孙之荣枯息息相关、敬畏天地,慎重行事,方能使先人安息,后人昌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