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有灵,气脉相通、自古以来,人们择地而居,不仅求其便利,更求其安稳、俗语常言“出门靠朋友,在家靠父母”,而在风水堪舆学中,这个“靠”字,便有了更为深远和具象的形态——那便是宅邸背后的“靠山”,其中品相上佳者,被尊为“贵人山”。
所谓贵人山,并非泛指一切山峦,而是特指那些形态端庄、气势稳健,能够作为穴场(阳宅或阴宅)有力倚靠的山峰、它在风水格局中,位居玄武之位,是主掌人丁、健康、地位与声望的关键所在、一个上佳的贵人山,能为居者带来绵长安稳的运势,使其在人生旅途中多遇扶持,少遇险阻。
辨识贵人山,首重其形、何为贵人之形?曰:端庄、厚重、圆润、真正的贵人山,其山顶多呈圆弧状或平顶状,如同古代官员所戴的官帽,或是稳坐的佛陀、山体饱满厚实,线条柔和流畅,不见尖锐嶙峋的乱石,没有陡峭断裂的悬崖、这种形态在风水五行中,多对应着“金星山”(头圆体肥)或“土星山”(头平身方),两者皆主富贵、稳重与信誉、山形犹如一位端坐的尊者,神态安详,气度非凡,自然能给穴场带来稳定祥和的气场、反之,若山形尖锐破碎,形如刀剑,则为“廉贞山”,主凶,易生祸端;若山形歪斜,则主心术不正;若山体嶙峋裸露,则主家道中落,贫穷困苦。

贵人山之位,亦有讲究、它必须位于宅邸或墓穴的正后方,形成“背有靠”的格局、这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安稳感,更是气场上的守护、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贵人山的作用,便是为穴场“藏风聚气”,将从远处而来的“龙脉”之气稳稳锁住,使其不被背后的疾风吹散、这股被聚集起来的生气,才能滋养居者、其距离远近,亦有考量、离穴场太近,会形成压迫之势,称为“欺主”,居住其中,人会感到压力重重,事业难以施展、离得太远,则守护之力不足,称为“靠之无力”,其吉利效应会大打折扣、理想的距离是,站在宅前,回望靠山,感觉其亲切有情,既有环抱之势,又无逼压之感,仿佛一张巨大的太师椅,稳稳地将宅邸承托在怀中。
得贵人山庇佑,其福泽深远、其一,主事业顺遂,官运亨通、靠山稳固,象征着在事业上有强大的后台和支持者,易得领导赏识、长辈提携,平步青云、其二,主财运稳健,家业兴旺、厚实的山体象征着坚实的财富基础,能守财聚富,避免财富的大起大落、其三,主人丁兴旺,身心康泰、山体雄厚,代表着生命力和健康,能保佑家人身体强健,子孙贤孝、其四,主名望地位,受人尊敬、端庄的山形,对应着居者正直的品行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可以说,一座上佳的贵人山,是构建一个家族百年基业不可或缺的自然屏障。
放眼今日,都市之中,高楼林立,虽无真山,其理相通、对于城市住宅而言,宅后的高大建筑,便可视为现代意义上的“贵人山”、选择居所时,不妨留意屋后是否有这样一座“靠山”、这座“靠山”建筑,其形态同样重要、最好是形态方正、敦实的高楼,避免选择那些造型奇特、带有尖角或巨大玻璃幕墙反光的建筑作为靠山、尖角冲射,是为“壁刀煞”;强光反射,是为“光煞”,皆为不利、同样,屋后的建筑应比自己所在的楼宇稍高,但不可高出太多,以免形成泰山压顶之势、一个维护良好、充满生气的建筑群作为靠山,远胜过一片荒废破败的工地或建筑。
山之静,能养人之德;山之厚,能载人之福、寻觅贵人山,并非迷信,而是古人“天人合一”智慧的体现、它教导我们去观察环境,去寻找一种能给予我们安稳感和支持力的环境气场、当我们的居所背后,有这样一座沉稳、端庄、充满力量的“贵人山”时,我们内心深处的安全感与自信心,也会油然而生、这股源自环境的正面心理暗示,与风水之气相互激荡,共同构筑起一个能荫庇人生的“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