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十一月的风,已带着几分凛冽、吹在人脸上,像是要把夏秋的浮躁一并刮去,只留下清醒与冷静、这样的时节,最宜静心、于是,古刹的香火,似乎也比往日更添了几分虔诚、人们来到这里,不全然为了祈求什么宏大的愿景,更多时候,是带着满腹心事,求一张薄纸,解一片心结、这便是解签。
解签,解的究竟是签文,还是人心?
当你在蒲团上跪下,双手合十,心中默念着那件让你辗转反侧的桩桩件件,继而拿起签筒,闭目摇晃、整个过程,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精神的集中、周遭的喧闹仿佛都已远去,你的世界里只剩下竹签碰撞的清脆声响,以及你与神明之间无声的对话、直到那一根签,应着你心中的频率,悄然落下。
这根签,便是你心事的第一个回响。
拿到签文,或上上,或下下,人们的第一反应总是被这吉凶的标签所牵动、见上上则喜不自胜,以为万事大吉;见下下则愁云惨雾,仿佛末日降临、其实,这恰恰是解签的第一层迷障、真正的智慧,从不显露于如此直白的标签之上、那寥寥数行诗句,那一段看似不相关的古人典故,才是天地间投射于你心湖的一片光影。
解签,需以心解之,而非以目读之。

譬如问事业、你正值壮年,却困于一方小小天地,怀才不遇,心中愤懑、抽得一签,上书龙陷浅滩遭虾戏,待得风雷动九天、若只看字面,是困顿之象,难免心灰意冷、可你若能静心深思,便会品出其中深意、签文并未说龙就此沉沦,而是点出浅滩之困境、它在问你,你是否清楚自己是龙,而非池中之鱼?它在提醒你,当下需要的是蛰伏与积蓄,而非盲动与抱怨、待得风雷,是时机,更是你自身力量的积累、这支签,解的不是你何时能高升,而是告诉你此刻应有的心态与作为、它让你看清自己,是龙,而非虾,这便是知心。
又如问姻缘、你与一人情愫暗生,却迟迟不明,心中百转千回、求得一签,诗云镜里看花花非花,水中望月月无月、此乃虚幻之象,是劝退之意吗?不尽然、这支签更像一面镜子,照见的不是那段感情的结局,而是你此刻的心态、你所迷恋的,是真实的他,还是你想象中投射在他身上的完美幻影?你所追求的,是踏实的陪伴,还是那份若即若离、水中捞月般的虚幻美感?签文没有给出答案,它只是将问题更清晰地摆在你面前、看清了这份虚幻,你或许会选择转身离去,也或许会决定打破滤镜,去认识一个真实的人、无论何种选择,都是在你知心之后做出的。
所以说,签文从不直接给予答案,它只负责点破、它像一位智者,在你迷茫时,不说你应该往东走,而是问你你可曾留意过东边的日出?方向,仍需你自己选择、上上签,并非一张通行无阻的令牌,它或许是提醒你在顺境中切勿骄纵,要懂得惜福与沉淀、因为盛极必衰,是自然之理、那字里行间,藏着的是对德行的期许、下下签,更非一纸宣判书、它是一声警钟,一道黄灯,在你即将踏入泥潭之前,猛力拉你一把、它让你看见自己的盲点,看见前路的风险,让你有机会去修正,去规避、所谓祸福相依,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解签的过程,便是一场与自我的深度对话、你带着问题而来,签文则以诗句和典故作为回应、你需要调动自己的阅历、智慧,甚至直觉,去解读这些充满隐喻的文字如何与你的现实处境相互映照、当解签师傅为你讲解时,他们也并非在预测未来,而是在用他们的人生经验,为你提供一个解读的视角、同一个签文,问事业与问健康,其解法自然不同;同一个典故,心境开阔者与焦虑不安者,看到的启示也大相径庭。
香炉里的烟,袅袅升起,散入京城十一月微寒的空气里、你手握着那张薄薄的签纸,上面的墨迹仿佛还带着古刹的清冷、或许你仍有疑惑,或许你已豁然开朗、但无论如何,当你走出庙门,那份求签时的纷乱心绪,大多已被一份沉静所取代、签文的好坏已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与自己的内心进行了一次坦诚的交流、你更清楚地看见了自己的欲望、恐惧、执念与期盼。
知心一片,而后步履方能从容、这或许才是抽签问卜,流传千年,依然能慰藉人心的真正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