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初探《周易》,总会先问:哪一卦是吉卦?哪一卦是凶卦?这种想法很自然,却也偏离了《易经》的本意、若将六十四卦简单贴上吉、凶的标签,便如同只看天气预报的晴雨,而忽略了风云变幻的过程。
《易经》的核心,在一个变字、它所揭示的并非固定不变的命运,而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与趋势、卦象的吉凶并非绝对,而是相对的、动态的。
吉凶的本质是警示,而非定论
《易经》中的吉,可以理解为当前形势顺应天道,若能保持谦逊、顺势而为,则前景光明、它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提醒,提醒人戒骄戒躁,守住正道。
而凶,则是一种警示、它告诉你当下的行为或处境存在隐患,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若不及时调整,便可能导致不利的后果、它不是末日审判,而是在十字路口亮起的红灯,旨在让你停下来反思、寻求改变。
没有纯粹的吉,也没有绝对的凶

卦象为例,人们常认为泰卦为吉,否卦为凶、泰卦(地天泰),坤下乾上,天地交感,万物亨通,确是一片和谐景象、但《彖》传提醒:小往大来,吉,亨、 意味着君子之道在增长,小人之道在消减,这是吉、可若处泰之时,安于享乐,不思进取,泰极否来,盛景亦会转衰。
反观否卦(天地否),乾下坤上,天地不交,万物不通,看似闭塞困顿、正是在这种艰难处境中,君子才有机会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即收敛德行以避开灾难,不为名利所动、困境之中,恰是磨炼心性、积蓄力量之时、一旦时机成熟,便能冲破阻滞,迎来转机、历史上的否极泰来一词,便是此理。
爻变是吉凶转化的枢机
一卦有六爻,每一爻的位置与变化,都影响着整卦的走向、一个看似大吉的卦,可能其中一爻为凶,提示你在顺利的大环境中,某个环节潜藏着危机、一个看似凶险的卦,也可能其中一爻为吉,指明了困境中的一线生机与突破口。
占筮时,若得变爻,则需结合本卦与变卦一同解读、这个变,正是《易经》智慧的精髓所在——它告诉你,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德行与行动,影响事物发展的走向。
《易经》不简单划分吉卦凶卦、它提供的是一幅动态的、充满辩证智慧的宇宙图景、它不给你一个死的答案,而是教会你如何在变幻无穷的世界里,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找到最恰当的应对之道、吉,在于顺时而动;凶,在于逆理而行、吉凶转化之机,全在人心一念与一动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