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庙问卜,求一支姻缘签,解签人若说你的缘分是董卓收吕布,听者恐怕多半会拂袖而去,认为这是触了霉头、人们总觉得,这段三国公案,充斥着背叛、权谋与血腥,怎能与讲求百年好合的婚姻相提并论。
世间万象,道理相通、若将董卓与吕布的结合,看作一桩特殊的婚姻,细细拆解,其间的起承转合、利害得失,恰恰是解签人手中最深刻的一面镜子,能照见无数看似美满,实则内藏凶险的姻缘。
这桩婚姻的开端,可谓风光无限,羡煞旁人、董卓,权倾朝野,是手握天下的豪门、他需要什么?他需要一柄最锋利的剑,一个能为他扫平障碍、镇服四方的绝代猛将、吕布,勇武无双,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顶级良人、他需要什么?他需要一个能让他一步登天、享尽荣华富贵的靠山。
于是,李肃作伐,以赤兔马、黄金、玉带为聘,这桩婚事一拍即合、董卓得到了天下第一的武力,吕布拜了义父,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权势与财富、从表面看,这是何等的天作之合!一方有权,一方有能;一方施恩,一方效忠、这就像现实中的某些联姻,男方家财万贯,女方容貌出众;或是一方地位显赫,另一方才华横溢、在外人看来,资源互补,强强联合,简直是上上签。
解签观相,岂能只看浮华之表?签文的玄机,往往藏在光鲜的背后、要解此签,必须深究这对翁婿的本质。
董卓是何人?他入主洛阳,废立皇帝,残暴不仁,嗜杀成性、他的根基是暴力与恐惧,他的人格是贪婪与多疑、他收吕布,不是因为欣赏其英雄气概,更不是出于父子亲情,他只是在收编一件最顶级的兵器、他对吕布的好,是投喂,是豢养,是利用、一旦这件兵器有了自己的思想,或是不再那么顺手,他的态度便会立刻转变、这种爱,是建立在绝对控制和利用价值之上的,毫无真情可言。
再看吕布、他被称为三姓家奴,其品性早已显露无疑、他为了一匹赤兔马,便能毫不犹豫地杀死自己的旧主丁原、他的选择标准只有一个:谁给的利益更多、他对董卓的孝,是表演,是交换、他所忠于的,从来不是某个人,而是权势富贵本身、一旦有更大的诱惑出现,或者董卓的恩惠让他感到束缚,他的忠诚便会即刻瓦解。
这桩婚姻的根基,便建立在这样脆弱的沙土之上、它没有丝毫的情感联结,没有共同的信念与道义,甚至连最基本的信任都付之阙如、维系他们关系的,唯有赤裸裸的利益、董卓用金钱和地位收买吕布的武力,吕布用武力和顺从交换董卓的赏赐、这是一种交易,而非关系、烈火烹油,繁花似锦的表象之下,是冰冷的算计。
任何一段只建立在利益上的关系,都经不起考验、而貂蝉,就是上天派来考验这段关系的劫数、貂蝉的美貌,同时触动了董卓的色欲和吕布的贪念、这件活的珍宝,成了双方都想独占的利益冲突点、当翁婿二人的核心利益发生碰撞时,那层薄如蝉翼的父子情便被轻易撕碎。

在凤仪亭,吕布与貂蝉私会,被董卓撞破、董卓的第一反应,不是家长的愤怒,而是占有物被染指的暴怒,他掷戟于吕布,杀心顿起、此刻,吕布在他眼中,已从最心爱的兵器变成了威胁自己享乐的叛徒、而吕布,也因一个女人,彻底看清了自己在董卓心中的地位——不过一个高级奴才、王允的几句挑拨,便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终的结局众所周知:吕布亲手刺杀了董卓、这场始于重金收买的姻缘,终于血腥背叛、当初看似上上签的结合,应验的却是最凶恶的下下签、它警示后人:所有仅以利益为纽带的结合,当利益消失或出现冲突时,便是关系破裂、反目成仇之日。
回到求签问卜的痴男怨女身上、若你的缘分被解为董卓收吕布,不必惊慌,也不必恼怒、这并非是说你的感情注定失败,而是一个深刻的提醒、你需要审视你的这段关系:
它的基础是什么?是彼此真诚的欣赏与爱慕,还是对方的家世、相貌、财富或权力?
你们在交换什么?是情感与扶持,还是资源与价值?
当你们之间出现一个貂蝉——无论是第三者,还是事业的冲突、金钱的纠纷——你们的关系是会共同面对,还是会立刻瓦解?
对方的人品如何?他(她)对待前任、对待失势的朋友、对待不如自己的人,是何种态度?一个能为赤兔马而出卖旧主的人,将来也同样会为了更大的利益而出卖你。
看人,要看其德行根本,而非一时之表现、一段良缘,如同栽树,需要深厚的土壤(人品),需要共同的阳光雨露(三观),需要漫长时间的浇灌(情感),才能根深叶茂,抵御风雨、而董卓与吕布式的结合,更像是在沙滩上建造华丽的宫殿,看似雄伟,但潮水一来,便瞬间化为乌有。
董卓收吕布这一签,解的不是命定,而是心性、它让你拨开眼前的荣华与诱惑,去审视那条维系彼此的红线,究竟是坚韧的情丝,还是一触即断的利益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