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燕赵故地,或于洛阳尘嚣之中,一则流传于说书人口中的奇闻,恰如深秋的一片残荷,虽已枯槁,其脉络却愈发清晰、此事无关正史,却深探人心,名曰:曾向苏秦问中州。
设想有这样一位旅人,风尘仆仆,手握一枚自关帝庙或城隍阁中求来的中州灵签、签上诗文,或晦涩如山间云雾,或缥缈似水中残月、他踏破铁鞋,不寻高僧大德,不访隐世道人,偏偏寻至那位佩六国相印、以三寸不烂之舌搅动天下风云的纵横家——苏秦。
此举何其怪哉?求签问卜,所问者乃天机、神意、命运之流转、苏秦何人?他是将人性、利弊、时势算计到骨髓里的谋略家、他的世界里,没有虚无缥缈的鬼神,只有冰冷精准的利益权衡与纵横捭阖、让苏秦解签,无异于请庖丁解牛刀去雕琢一块璞玉,路数迥异,却别有洞天。
旅人呈上签文,或为龙陷浅滩,静待风雷,或为孤舟独行,浪急风高、寻常解签人,会言及时运不济,需蛰伏忍耐,或告诫其凶险将至,宜多加防范、此乃顺天应命之说。
苏秦接过签文,目光锐利如鹰,他不会去揣摩诗文背后的神明旨意、他所问的,必然是签文之外的东西。
你求此签,所问何事?是前程功名,还是身家性命?
这便是苏秦解签的第一步:明确目标、在他眼中,命运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一系列具体问题的集合、求功名者与求安稳者,面对同一支龙陷浅滩签,其解法与应对之策,判若云泥。
倘若旅人答曰:为前程所困,不知何去何从。
苏秦的手指会轻轻敲击桌面,仿佛在叩问天下的棋局、他会继续追问:你之长才为何?是能言善辩,可说诸侯;还是身怀武艺,能统三军?你之家底几许?是千金之子,可广结宾客;还是一介布衣,唯有自身可恃?你所处的邦国,其主是明是昏?其势是强是弱?
这一连串的追问,与签文本身已无半点关联、这正是苏秦解签的核心:将虚无的命运,转化为一系列可以分析、可以操作的现实条件、所谓的中州解签,在他手中,变成了一场深刻的自我剖析与环境评估。
龙陷浅滩,在苏秦看来,不是天意让你停滞,而是你的处境评估报告、龙,是你的才能与抱负、浅滩,是你当前所处的困境,或许是资源匮乏,或许是缺乏引荐,或许是时机未到。

传统的解法是静待风雷、苏秦的解法则截然不同、他会说:风雷不会自行到来、所谓风雷,是时势,是变局、等待,是庸人之举、真正的龙,即便身处浅滩,也会搅动泥沙,令虾蟹不安,以此吸引天上云雨的注意、你需主动去创造‘风雷’。
如何创造?
苏秦会指向远方:天下七国,秦国正强,然六国尚可合纵、此为大势、你的‘浅滩’,若在强秦,则应西入函谷,以你的才能说服其君王,顺势而为,此为‘借东风’、你的‘浅滩’,若在弱韩,则应北上燕赵,南下楚魏,联络志同道合之人,形成联盟,共同抵御风险,此为‘造风雷’。
看,同一支签,解法天差地别、神明给予的是一个静态的画面,而苏秦则将其解读成一个动态的棋局、他解的不是天意,而是可能性。
再如孤舟独行,浪急风高、常人解为孤立无援,前路凶险,宜退不宜进。
苏秦则会冷笑一声:孤舟,说明你无派系掣肘,行动自如、浪急风高,说明变局已至,乱世之中方有英雄用武之地、若在太平盛世,一潭死水,你这叶孤舟,漂泊百年也无出头之日、正是这浪急风高,才有可能将你推向意想不到的彼岸。
他的策略会是:此时不宜求稳,而应寻那浪最高、风最急之处、那里固然危险,却也藏着最大的机遇、你要做的,不是躲避风浪,而是学会驾驭风浪、观察风向,判断水流,找到那股能载你青云直上的巨浪、所谓‘独行’,更要睁大双眼,寻找同样在风浪中挣扎的‘孤舟’,或结伴而行,或相互为号,这便是合纵之道的雏形。
在苏秦的语境里,中州并非地理上的中原,而是每个人心中的权力与欲望的角逐场、每一支签文,都是一份关于个人处境的战略简报、解签的过程,就是制定一份脱困或崛起的行动方案。
曾向苏秦问中州,这个看似荒诞不经的传说,实则蕴含着一种深刻的生存智慧、它将人们从对未知命运的敬畏与被动接受中解放出来,引入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以现实为棋盘,以谋略为棋子的主动世界。
它告诉世人,求神问卜,或许能给予心灵的慰藉,但真正能改变命运的,不是签文上的吉凶,而是你读懂签文背后所揭示的自身势与局之后,所采取的行动、苏秦解的不是签,是人心,是人性,是天下大势在个人命运上的投影、他不会告诉你未来会怎样,他只会告诉你,基于你现在的一切,你可以怎样去塑造你的未来。
当你手握一枚中州签,感到迷茫困惑时,不妨在心中向那位战国纵横家请教、他会剥去签文神秘的外衣,直指你内心最深的欲望与恐惧,然后告诉你:地图就在你脚下,罗盘就在你心中,所谓通往中州的康庄大道,无一不是靠着精准的计算和决绝的勇气,一步步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