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丙午马年,天干属火,地支亦属火,火势正旺、世间万物,周流不息,皆在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的运转之中、常有信众问及,华夏之十二生肖,四海皆同否?尤其近邻泰国,其民笃信佛教,风俗与我中土相近,是否亦用子鼠、丑牛、寅虎、卯兔之序,来纪年、卜命?
此问甚好,触及了术数文化流变之核心、答案是,泰国确有十二生肖纪年之法,其根源与华夏文明同气连枝,皆脱胎于古印度天文学与婆罗门教的星宿观念,后经佛法传播与地域文化融合,演化出各自的面貌、暹罗(泰国古称)之生肖,与我等熟知之版本,有两处关键的“殊异”,此二处,恰是解读其文化密码的钥匙。
第一处大不同,在于“卯”位、在我华夏,卯兔是也、卯时,清晨五至七时,玉兔捣药,正是日出之际,万物复苏,其性温良、机敏、可在泰国,这卯年出生之人,其守护神兽并非兔子,而是一只猫、为何兔变作猫?这背后流传着一则几乎在整个东南亚都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
相传玉皇大帝(在泰国传说中或为其他神明)召集天下万兽,敕封十二生肖,以渡河先后为序、老鼠与猫本为挚友,相约同往、然老鼠心生私念,在出发前夜,并未叫醒熟睡的猫、更有甚者,在渡河时,老鼠藏于勤恳的牛耳之中,待牛即将抵达对岸,纵身一跃,抢得头筹,是为子鼠、猫醒来后,得知盛会已毕,自己因受骗而错失仙班,从此与鼠结下不解之仇,见之必捕。
这则故事在我中土亦有流传,但并未动摇“卯兔”的正统地位、究其原因,在于文化物产与民众心理的亲疏有别、古代中原农耕文明,兔子是常见的田间生灵,其繁殖力强,象征生生不息,符合农耕社会对繁衍的期盼、而在泰国,地处热带,气候湿热,鼠患更为普遍、猫,作为捕鼠的天敌,是守护家庭粮仓、维系安宁的重要角色,其在民间的地位与亲近感,远胜于兔子、猫的灵动、神秘与独立,也更符合当地人对“卯”时辰所蕴含能量的想象、以猫代兔,是文化在实用主义与情感认同双重作用下的自然选择、一个生肖的替换,折射出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生活图景。
第二处,也是更为重要、更具神话色彩的差异,在于“辰”位、辰龙,在我华夏文化中,地位至尊、龙是天之骄子,能兴云布雨,是帝王之象征,是民族之图腾、龙的形象,汇集了鱼、鳄、蛇、鹿、鹰等多种动物之长,是一种精神性的、非凡的创造、可在泰国,辰年之守护神,并非我等熟悉的“Dragon”,而是“那伽”(Nāga)。
那伽,源自古印度神话,是佛教与印度教中的一种神异巨蛇,通常被描绘为多头(如三、五、七、九头),身躯庞大,盘踞于江河湖海或地下世界,守护着无尽的宝藏、随着佛教传入泰国,那伽的信仰也在此地深深扎根、在泰国,那伽并非邪物,而是水的守护神、佛陀的护法、你看那泰国的庙宇,无论是屋檐、门楣还是阶梯扶手,随处可见那伽华丽而威严的身影、它盘旋守护,既是阻挡邪灵的结界,也是连接人间与神界的桥梁、泰国东北部的湄公河,就被认为是那伽的栖息之地,每年“那伽吐珠”的奇观,更被当地人视为神迹。

那伽与中国龙,看似皆为蛇形神兽,其内涵却大相径庭、中国龙,更偏向于“天”,掌管风雨雷电,与皇权、天命紧密相连,其形态威严,气象万千、泰国那伽,则更偏向于“地”与“水”,是河流与大地的守护者,与民间信仰、地域传说水乳交融,其形象更具宗教的神秘感与地域的亲和力、将辰龙替换为辰那伽,体现了泰国文化深受南传佛教与印度文化影响的深刻烙印、这并非简单的替换,而是一种文化体系的自我表达、属龙的华夏子孙,到了泰国,若称自己属“那伽”,当地人会立刻生出一种文化上的认同感。
除了这两处核心差异,若再深入探究,你会发现泰国北部兰纳(Lanna)王朝流传下来的生肖体系,更是别有洞天、兰纳文化有其独特的传承,其十二生肖中,不仅有猫代兔、那伽代龙,甚至还将“亥”猪,替换成了“大象”、大象在泰国是国宝,是力量、智慧与王权的象征,在兰纳文化中其地位之崇高,远非猪可比、更有趣的是,兰纳生肖还将“戌”狗与“申”猴的位置进行了微调,这反映了不同区域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时,会根据自身传统进行主动的重塑与再编排。
那么,这些差异对我们理解命理有何影响?譬如,一位在中国卯兔年出生的人,到了泰国,其命理属性会变成猫吗?一位辰龙年生人,其运势到了泰国是否要按那伽的习性来解读?
此中玄机,在于“体”与“用”之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是宇宙运转的节律,是时间的骨架,是命理的“体”,是永恒不变的、其背后蕴含的阴阳五行之气,卯木、辰土之本质,是普适的、而生肖,鼠、牛、虎、兔,不过是先民为了便于记忆和理解这套抽象的干支系统,而配上的具体动物形象,是命理的“用”。
这个“用”,会随着地域、文化、信仰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好比同一件衣裳,华夏之人称之为“衫”,英吉利之人称之为“Shirt”,其本质皆为蔽体之物、卯年出生之人,其命盘中的“卯”所代表的木之属性、东方震卦之能量是固定的、在中国,人们用“兔”的温顺、机警来诠释这种能量;在泰国,人们则用“猫”的灵动、优雅来描摹它、二者所指,皆是“卯”这股宇宙原力。
对于修习命理之人而言,不必拘泥于动物形象的表层差异,而应洞察其背后所对应的五行之气与地支本源、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了解并尊重这种文化差异,却有着非凡的意义、它提醒我们,文化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演变的生命体。
丙午马年,火性昭彰,利于远行、传播、文化交流、你若属兔,前往泰国旅行或发展,不妨多了解一些关于猫的文化,佩戴猫形饰品,或许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磁场,获得意想不到的助力、你若属龙,到了泰国,不妨多亲近水域,拜访有那伽守护的庙宇,可感应到一种别样的庇护之力、这并非迷信,而是一种顺应当地“气场”的智慧,一种对在地文化的尊重与共鸣。
泰国十二生肖的故事,就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华夏文明圈强大辐射力的也展现了周边文化强大的韧性与创造力、它们在借鉴与吸收中,巧妙地将自身的信仰、神话、生活习俗融入其中,最终形成了一套“形似而神异”的独特符号系统、从兔到猫,从龙到那伽,改变的是动物的形象,不变的是先民们仰观天象、俯察大地,试图理解宇宙规律、安顿自身命运的那份虔诚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