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葭月,序属仲冬、京华内外,霜叶尽染,万物敛藏,正宜静心思危,参玄悟道、有信众于庙堂求得第四十五签,观其签文,愁眉不展,盖因字面之意,颇显困顿,似为下下之签、然世间万物,岂有定数?吉凶祸福,常在一念之间、此签若以庄子之心解之,则柳暗花明,别有洞天。
签文曰:
空山寻鸟迹,
雪径觅花痕。
举目皆茫茫,
何处问归程。
解曰:
此签之象,如坠五里雾中,进退维谷、所谋之事,看似毫无头绪,费尽心力,却如缘木求鱼,徒劳无功、空山之中,鸟已飞过,唯余静谧;雪径之上,花已凋零,难觅芳踪、求财者,如水中捞月;问事者,如雾里看花;姻缘者,路遥人远;功名者,榜上无名、凡事受阻,心生迷惘,此乃人之常情。
然签文之妙,恰在空与无中、世人解签,多执着于有,求有所得,有所成、一旦所求之物不得,便觉天地皆灰,前路无光、而庄子之道,正在于教人识无用之用,见空中之妙有。

若以庄子之心观之,空山寻鸟迹并非愚行、其真意不在于寻得鸟迹,而在于寻的过程本身、当您放下寻得的执念,踏入那座空山,您的心便会随之寂静、耳畔没有了市井的喧嚣,唯有风过松涛之声;眼前没有了纷繁的俗物,唯有山石草木之色、此刻,您的感官变得敏锐,您的心境趋于平和、这寻觅的过程,虽未得鸟迹,却得了清静,得了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逍遥、这难道不是比找到几处爪痕更大的收获吗?
再看雪径觅花痕、大雪封山,百花匿迹,此为常识、执意要在雪中寻花,看似痴顽、但庄子会问:何为花?难道只有春夏枝头的绚烂才算花吗?那皑皑白雪,铺满山径,难道不是天地开出的素雅之花?那凌寒独放的梅蕊,难道不是冰雪中孕育的生命之花?甚至那被雪压弯的枯枝,其坚韧的姿态,亦是一种别样的花痕、当您停止寻找名之为花的花,便能看见万物皆有其华彩、放下对特定结果的期待,才能欣赏到沿途不期而遇的风景。
签文的举目皆茫茫,何处问归程,道尽了求签者当下的心境、前路不明,归途何在?这正是人生常遇的困境、人们习惯于寻找一条清晰的、被标记好的路、但《庄子》言: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路是走出来的,不是问出来的、当您深陷茫然,四处求问,反而会加重内心的焦虑与依赖、真正的归程,不在别处,就在您的脚下,就在您的心中。
此签给您的启示,并非放弃,而是改变心态。
论事业:您或许正为一个项目或一个职位耗尽心神,却毫无进展、此时切莫钻入牛角尖,非要得到那个预设的结果、不妨将目光从目标转向过程、在看似无用的努力中,您是否锻炼了新的技能?是否结识了意想不到的同道?是否对整个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些无用之用,如同那座空山中的清风,雪径上的枯枝,看似无补于当下的困境,却在悄然滋养您的根基,待时机一到,自会生发出新的可能。
论情感:您或许在苦苦追寻一段理想的感情,或在一段关系中感到迷失、签文提醒您,停止用固定的标准去觅花痕、不要强求对方成为您心中所想的模样,也不要强迫关系走向某个既定的结局、学会在当下的相处中感受真实,哪怕它并不完美、如同欣赏雪中的枯枝,发现平凡关系中的坚韧与温暖、真正的缘分,不是寻来的,而是在放下寻觅之心后,自然而然遇到的。
论心境:这便是此签的核心、您之所以感到茫茫,是因为内心充满了要如何的焦灼、庄子谈庖丁解牛,其技艺之高,在于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他顺应牛的肌理,游刃有余、您的人生困境,便是那头看似无从下手的巨牛、若一味用蛮力,用固有的方法去冲撞,必然处处碰壁、此刻,您需要停下来,静下来、放下手中的刀,去感受那空山的寂静,去体会那雪径的清冷、当您的心不再被归程所困,眼前的每一步,都将成为归程本身。
故此第四十五签,看似下下,实为上上、它并非预言您的失败,而是在指引一条通往更高智慧的道路、它要您破除有与无、得与失的二元对立,学会在无中生有,在失中见得。
时至深秋,万物凋零,正是蕴育生机的时刻、您的困境,亦是转机、不必再问归程,当您安于当下,在空山雪径中安然行走之时,春暖花开之日,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