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遇仙解签健康 观音灵签第八十七签问疾病

2025-11-13 08:13:48 来源:天测网

时维景祐年间,天下承平,然宋仁宗赵祯龙体偶有微恙,虽无大碍,却也精神不振,寝食难安、御医们遍施方略,珍奇药材如流水般送入宫中,终不见显效、帝心郁结,一日微服简从,只带数名内侍,登临京郊青峰山,意欲散心。

山路蜿蜒,古木参天、行至一处僻静古观,见香火零落,唯有一位鹤发童颜的老道,闭目打坐于蒲团之上,仿若与天地融为一体、仁宗心有所动,上前以常人身份请教、老道睁开双眼,目光清澈如泓,仿佛能洞穿人心、仁宗未言明身份,只说为家中长辈身体康健求一签。

老道微微颔首,递过签筒、仁宗虔心摇动,一支竹签应声而落、拾起看时,上无吉凶,只书四句:

一木擎天,根深叶自茂。

双泉映月,源清流不竭。

三山环抱,风藏气则聚。

四季流转,顺时万物生。

仁宗观其字,句句皆是寻常景致,不明其意,遂呈与老道求解、老道接过签文,抚须淡然一笑:施主所求乃康健之道,此签所示,非关鬼神,皆在自身。

何解?仁宗恭敬请问。

灵签第四十八签解说

此‘一木擎天’,喻人之身躯、人如树木,欲其枝繁叶茂,首在固其本根、何为本根?肾是也、肾藏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若日夜操劳,情欲过度,则如斧凿伤根,根基一动,纵有参天之志,亦难免叶落枝枯、养生之要,在于养肾固精,使根基深厚,则气血自能上荣于顶,精神焕发,叶自繁茂。

仁宗闻言,心头一震,回想自己日理万机,宵衣旰食,确有耗损之感。

老道续言:‘双泉映月’,说的是心肾相交、双泉,即肾中阴阳二气,为人身水火之源、月,乃心中之神明、常人思虑万千,心神不宁,则如月影摇曳,泉水波动,水火不能既济,心肾无法相交、夜不能寐,口干舌燥,皆由此生、唯有心境澄澈,静如满月,方能映照泉源,使肾水上济心火,心火下温肾水、源头清澈,身中津液方能流转不息,滋养百脉。

此语正中仁宗病灶,他近来正是心烦意乱,夜不成眠。

至于‘三山环抱,风藏气则聚’,更是调养之关键、老道手指轻点签文,三山,非指真山,乃人之精、气、神三宝、此三宝互为根基,相互滋生,需小心守护,如山环抱,使其安固、何为风藏?《黄帝内经》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人身毛孔腠理,乃气之门户,若不慎起居,时常迎风而卧,或汗出当风,则外邪侵袭,直入经络,耗散阳气、故而圣人藏风,非闭门不出,而是顺应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起卧有常,使内气充盈,外邪难入、气聚于内,则身强体健。

末句‘四季流转,顺时万物生’,最为浅显,也最易被世人忽略、老道目光悠远,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乃天地大道、人活于天地之间,岂能悖逆?春季当养肝,使气机生发;夏日宜养心,切忌大汗伤阳;秋令需养肺,收敛神气;冬时则养肾,静养闭藏、饮食亦然,食当季之蔬果,用本地之五谷,此为顺天时,养地利、若冬日食寒瓜,夏日进补膏,看似精妙,实则逆反自然,暗伤脏腑、顺时而为,则身体与天地同频,万物生长,自身亦能生机勃勃。

四句箴言,层层递进,从固本培元,到心神安宁,再到起居防护,终至天人合一、仁宗听罢,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他方才明白,自己的微恙,非药石可医,而是长久以来违背了这些朴素的养生至理。

他起身,对老道深深一揖,欲以重金相谢、老道却摆手笑道:贫道所言,皆是古贤智慧,非我独创、解签之礼,一杯清茶足矣、施主若能将此理用于治身,推及其政,使百姓皆知顺时养生,安康和乐,便是对贫道最好的酬谢。

言罢,老道起身入观,再回首,观门已然紧闭,周遭云雾升腾,仿佛从未有过这座古观,也从未有过这位道人、仁宗立于山风之中,手握竹签,心中之结已然解开、他知道,自己遇到的不是凡人,而是指点迷津的仙者。

回宫之后,仁宗调整作息,清淡饮食,屏退俗务,静心调神、不久,身体果然康复如初,精神更胜往昔、那四句签文,被他视为珍宝,不仅用于修身,更将其中固本、顺时的道理,融入到自己的治国理念之中,开创了一段清明祥和的盛世、世人只知仁宗皇帝宽厚仁德,却少有人知晓,其康健与治世之道,曾得益于深山古观中的四句健康箴言。

根据您的命盘精准计算,排除方位冲煞等不利之日,为您精心挑选黄道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