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忌安葬日下葬,如何化解与补救
人生终有别离,为逝者择一吉日安葬,是后人最大的心愿,意在让逝者安息,生者平安、择日之学,根植于天地五行、阴阳流转之理,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与人和的统一、然世事无常,现代生活常有诸多掣肘,或因医院殡仪馆规定,或因远方亲人归期所限,不得已需在查得的忌安葬之日举行仪式、事已至此,心中难免不安、其实,不必过于忧虑,老祖宗的智慧中,留下了诸多变通与化解之道。
日子不可改,时辰尚可择
择日的精髓,在于选取一个天地磁场与人和谐共振的特定时间点、一个日子有十二个时辰,其吉凶并非铁板一块、若安葬之日本身有所冲犯,那么退而求选择一个上佳的吉时进行关键仪式,便是一种有效的以时补日之法。
所谓关键仪式,主要有三:出殡(灵柩离开家门或殡仪馆)、到山(灵柩抵达墓地)与下葬(灵柩入土或入穴)、这三个节点的时辰至关重要、可请一位精通此道的先生,根据逝者的生辰八字,以及当日的天干地支, meticulously (细致地)推算出一天中最为吉利的时辰、例如,日子本身与长子生肖相冲,那么在下葬的那个时辰,便可选用一个与长子生肖三合或六合的时辰,以此化解冲煞、在吉时到来之前,灵柩可暂置一旁,待时辰一到,立刻进行仪式,分秒不差、此法如同在汹涌的河流中,找到一个平稳的渡口,虽不能改变河流走向,却能确保安全渡过。
人员回避,以避其锋
天地间的气场,对人的影响是确实存在的、在某个特定的日子,其能量场会对某些特定属相的人产生不利影响,这便是所谓的冲煞、如果在忌安葬日下葬,首先要明确当日所冲的生肖。
例如,安葬之日为子日,那么生肖属马(午)之人,便构成子午相冲、家中有此属相的直系亲属,在举行关键仪式时,理应回避、回避并非不孝,而是一种保护、可以在灵柩到达墓地前先行祭拜,然后在下葬的那一刻转身,或暂时离开现场,待仪式完成后再回来、这样做,是为了避免直接承受当日不利气场的冲击,保护生者的身体康健与运势平顺、有些地方的习俗,会让相冲的亲人手持一面小镜子,在下葬时背对墓穴,意为将煞气反射出去、这既是遵循传统,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慰藉。
法器护持,增添祥瑞

当日子本身的气场不佳时,可以借助一些具有辟邪、纳吉寓意的法器或物品,来构建一个祥和安宁的小环境、这些物品,承载着人们对逝者的祝福与对生者的护佑。
五帝钱:取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位盛世帝王的铜钱,串成一串,其蕴含的天、地、人三才之气和兴旺的帝王之气,被认为有强大的辟邪化煞功效、可将其随葬,或在下葬时由长子(或长孙)手持,置于墓穴四角或棺木之上,用以镇住墓穴,使其不受外界不良气场侵扰。
朱砂:朱砂色赤,属阳,自古便是道家用来书写符咒、开光点睛的圣物、在下葬前,可用朱砂笔在棺木的特定位置(如天板中央)画上符咒或写上敕令,意在请神明庇佑,阻挡邪祟、亦可将少量朱砂撒在墓穴底部,有净化土地、安镇一方之效。
随葬物品:除了常规的陪葬品,还可以根据逝者的五行喜好,放入一些能够补益其五行的物品、例如,逝者命理喜金,可放入少量金银;命理喜木,可放入桃木制品、这是一种细致的考量,旨在让逝者在另一世界也能得到五行的平衡与滋养。
事后补救,安抚心灵
若下葬仪式已经完成,事后才知当日有所不妥,亦有补救之法、关键在于心诚,并通过后续的仪式来弥补。
安好牌位:在家中或祠堂为逝者安立一个庄重的牌位,并请先生择一个吉日吉时进行安座仪式、牌位是逝者灵魂的寄托之所,一个安稳的牌位,能让逝者安宁,也能更好地护佑后人、此后的初一、十五,以及传统节气,都应按时上香祭拜,与先人保持沟通。
做功德法事:在逝者下葬后的百日或周年祭日,可以为逝者举办一场功德法事,如请僧人诵经超度,或请道长设坛祈福、这些仪式的目的,是为逝者消除业障,积累福报,助其早登极乐、这也是向先人表达追思与歉意的方式,告知他们,后人已尽力弥补,求得他们的谅解与庇佑。
修缮风水:待下葬三年后,可请一位经验丰富的风水先生,重新审视墓地的风水、看看是否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如墓碑的朝向、周围的草木生长情况等、小的调整,如清理杂草、培土加固,都能起到改善气场的作用。
归根结底,为先人安葬,最重的是一片孝心、择日是锦上添花,若条件所限,无法尽善尽美,运用变通与化解之法,同样能将事情办得周全、仪式的核心是人,是人心中的那份敬畏、追思与爱、心诚则灵,只要后人尽心尽力,即便日子稍有瑕疵,先人的在天之灵也定能感受到这份深情厚意,从而安然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