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倏忽已是2025年冬月,回望七年前的2018,许多记忆已然模糊、当我们翻开尘封的旧黄历,那些朱红与墨黑的方块字,依然静静地诉说着一种古老的生活节律、其中,除日二字,便蕴含着一份深刻的东方智慧、探讨黄历2018除日,并非单纯怀旧,而是重新审视一种被现代快节奏生活所忽略的、有关舍与得的哲学。
要理解黄历中的除日,必先知晓其源头——建除十二神,也称十二值日、此为古人根据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结合十二地支,制定出的一套用以标示每日吉凶的系统、这十二神分别为: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它们周而复始,轮流值日,各有其独特的寓意与宜忌、而除日,位列十二神之次,其核心意涵,便是一个除字。
何为除?《说文解字》中解为殿阶也,本指宫殿的台阶,后引申为去除、清除之意、在黄历的语境下,除日象征着除旧布新,是吐故纳新、革故鼎新之日、这一天的能量,倾向于扫除、告别与净化、在黄历2018除日的页面上,我们总能看到类似的注记:宜祭祀、扫舍、求医、解除。
将这些宜忌放到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其内在逻辑便清晰可见。
扫舍宇,涤荡尘秽
在2018年的任何一个除日,最符合其能量特性的活动莫过于大扫除、这并非简单的家务劳动,而是一种充满仪式感的净化过程、平日里积攒的灰尘杂物,象征着生活中的滞涩与烦恼、在除日这一天,挥动扫帚,擦拭门窗,将废旧之物清出家门,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整理,更是心理层面的洗涤、人们相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过去一年的晦气、病气一并扫除,为好运与清新的能量腾出空间、尤其是在2018年岁末临近春节的那个除日,家家户户的扫尘,更是将除日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求医疗,祛病除根
除日的另一大功用,在于疗病院、古人认为,疾病亦是一种旧与秽,是需要从身体中除去的东西、在除日求医问药、进行手术或开始一段新的疗程,被认为是顺天应时,有助于根除病灶,恢复健康、回看黄历2018除日,若家中有久病之人,家人往往会选择在这样的日子里寻访名医,或进行关键性的治疗、这背后,是一种朴素的愿望,期盼借助除的力量,将病魔彻底驱逐。

解除约,了断旧缘
解除二字,在除日的宜忌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它泛指解除婚约、终止合作、了结诉讼等事宜、人生在世,难免有各种纠缠与束缚、当一段关系或一份契约走到尽头,选择在除日进行切割,被认为能够更加顺利、彻底,不留后患、这种做法,体现了古人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决断与智慧、他们懂得,适时地除去不再有益的牵绊,才能为新的开始铺平道路、翻阅2018年的记录,或许有人正是在某个除日,下定决心,结束了一段拖沓已久的纠葛,从而获得了心灵的解脱。
黄历2018除日的禁忌
既然除日的核心是去除,那么一切与开创、新生相关的事项,自然就成了当日的禁忌、在黄历2018除日的页面下方,通常会明确写着:忌嫁娶、赴任、开市、搬迁、道理很简单,嫁娶是缔结良缘的开始,赴任是开启新的仕途,开市是生意的肇始,搬迁则是新生活的序幕、在主张除旧的日子里进行布新之事,被视为逆势而为,可能会导致开端不顺,根基不稳、这并非迷信,而是一种对事物发展规律的尊重,是一种追求天时、地利、人和的体现。
当我们站在2025年的今天,回望黄历2018除日的种种讲究,不应仅仅将其视为过时的习俗、它背后所蕴含的,是一种极具现代意义的生活哲学、现代社会,我们被鼓励不断地加法生活: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人脉、更多的财富、更多的物品、这种无休止的累加,常常导致我们身心俱疲,被冗余的信息和物质所困。
除日的智慧,恰恰在于提醒我们进行减法生活、它告诉我们,需要定期为自己的生活进行一次盘点与清理、清理你的居住空间,丢掉那些不再需要的物品;审视你的社交圈,远离那些消耗你能量的无效社交;检视你的工作习惯,摒弃那些低效的流程与模式;甚至,清理你的思绪,放下那些早已过去的怨怼与悔恨。
2018年的每一个除日,都曾是这样一个契机、它像一个安静的闹钟,在固定的周期里响起,提醒着人们:停下来,看一看,是时候清理了、这种周期性的除旧,使得生活能够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避免了长期的停滞与腐化、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除与建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生生不息的循环、没有彻底的除,何来坚实的建?
黄历2018除日所承载的,不仅是择吉避凶的实用指南,更是一种关于净化与新生的东方智慧、它教导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仅要勇于开拓,更要敢于舍弃、每一次的扫除,都是为了更清爽的居住;每一次的告别,都是为了更轻松的前行、这份智慧,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即便在七年后的今天,依然值得我们深思与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