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五号,时值深秋,节气已过霜降、北京的天空想必是高远而清澈的,秋日的暖阳透过稀疏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带着一丝清冽,草木的香气渐渐被泥土的沉静所取代,这是一个适合静思与出行的日子。
要问这一天究竟如何,不妨从几个方面细细品味。
从老黄历说起
翻开公元二零二五年的老黄历,十月二十五日,对应的是农历乙巳蛇年的九月初六、这一天的干支为戊午,五行属火。
黄历上的宜事颇多,诸如祭祀、祈福、求嗣、开光、出行、解除、入宅、移徙、安床、安葬等,皆属吉利、这意味着,若家中有祭拜祖先、祈求平安的计划,此日甚为合宜、对于那些计划出远门、搬入新居、或是为新床铺设的人家来说,这一天也提供了难得的顺遂之气、从这些宜事可以看出,此日的气场倾向于安定、开启与传承,无论是对先人的追思,还是对未来生活的开启,都蕴含着积极的寓意。
凡事皆有两面、黄历上亦明确标示出忌讳:伐木、作梁、修造、动土、嫁娶、木属生发,土主动荡,此日的气场不利于大规模的建造与破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忌嫁娶,对于计划缔结良缘的新人而言,或许另择佳期会更为稳妥。
还需留意日辰的冲煞、本日冲猪(己亥),即是说,生肖属猪的朋友在这一天行事务必多加审慎,宜静不宜动、煞在东方,若有重要事务,尽量避开此方位。
综合来看,从传统择日的角度,十月二十五日是一个充满安定与福报的日子,适合处理与家庭、 spiritual apects 和个人生活变动相关的事宜,但应避免大的工程和婚嫁之事。
节气里的深秋韵味
十月二十五日,正处霜降节气的开端、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天气渐冷,初霜将现、古人云: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的自然界,呈现出一派枫叶尽染,百草凋零的景象。
对于身处北京的人来说,这个时节正是观赏红叶的最佳时期、香山的枫林,钓鱼台的银杏,地坛公园的落叶大道,无一不在上演着秋日最后的绚烂、这一天恰逢周六,无需为工作奔波,正好可以携家人或约上三五好友,去山间、去公园,感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意。

霜降时节的养生也颇有讲究、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此时养生,重在平补、天气干燥,饮食上宜多食润燥之物,如梨、柿子、萝卜、栗子等、北京的老话说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此时的柿子皮薄肉厚,甜美多汁,既是应季美味,又有清热润肺之效、在这样一个周六,去市场挑选几个饱满的红柿子,或是用白萝卜炖上一锅暖暖的羊肉汤,既是味蕾的享受,也是对身体的呵护。
岁月长河中的印记
将目光投向历史的长河,十月二十五日这一天也承载着特殊的记忆、对于国人而言,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一九五零年的这一天,志愿军将士为了保家卫国,跨过鸭绿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战斗、这个日子为深秋的萧瑟增添了一份庄重与肃穆,提醒着我们今日的和平安宁来之不易。
在世界范围内,这一天也留下了不同的印记、艺术界会纪念绘画大师巴勃罗·毕加索的诞辰,他的创造力如秋日般绚烂多彩、科技史上,世界上第一台家用微波炉在这一天开始销售,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厨房生活。
这些历史的印记,让十月二十五日这一天变得立体而丰满、它不仅是自然节律中的一个节点,也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个刻度。
今人眼中的寻常周末
抛开黄历的指引与历史的厚重,回归到二零二五年北京的寻常生活,十月二十五日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周六。
对于上班族来说,这是忙碌一周后难得的休憩时光、可以睡个懒觉,任凭窗外的秋阳爬上脸庞、也可以起个大早,去附近的公园晨练,呼吸清冷的空气,看晨光中的北京城慢慢苏醒。
对于家庭而言,这是一个完美的亲子日、可以带孩子去郊野公园放风筝,在草地上野餐,收集漂亮的落叶、或者去科技馆、博物馆,在知识的海洋里度过充实的一天、傍晚时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热气腾腾的涮羊肉,驱散秋夜的凉意,这便是生活最朴素的幸福。
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一天充满了无限可能、可以约上朋友看一场新上映的电影,逛一逛胡同里新开的咖啡馆,或者去 livehouse 听一场摇滚演出、秋日的北京,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乏现代的活力,总能找到适合自己心情的去处。
十月二十五号这一天,是传统与现代的交织,是自然与人文的共鸣、它在黄历上是个吉日,适宜安家兴业;在节气里是深秋的序曲,饱含诗意与丰收;在历史上刻着庄重的记忆,引人深思、而对于每一个活在当下的我们,它是一个珍贵的周六,一个可以用来放松、陪伴、感受生活的日子、无论是选择遵循古老的智慧,还是拥抱现代的自由,都能在这一天找到属于自己的安然与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