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历2019杨公忌 杨公忌日与黄历关系

2025-11-10 09:08:49 来源:天测网

回望旧岁,翻阅尘封的2019年老黄历,那些朱红与墨黑交织的字符间,总有几个日子被圈点得格外醒目,旁边注着杨公忌日,诸事不宜、对于许多遵循传统历法生活的人而言,这不仅仅是几个简单的汉字,而是一道无形的门槛,一道需要心怀敬畏、审慎绕行的日子、这便是流传千年的杨公十三忌。

杨公忌究竟是何来历?其背后并非空穴来风的迷信,而是根植于民间传说与风水文化的深厚土壤、相传此忌日源于唐代,与风水宗师杨筠松,世称杨救贫的人物息息相关、传说杨公有十三个儿子,个个聪慧过人、他自恃风水堪舆之术天下无双,便为自己的儿子们寻龙点穴,找寻上佳的风水宝地,期盼他们能富贵荣华,光耀门楣、天机不可泄尽,人力不可强求、他的举动触犯了某种冥冥之中的规矩,引来了天妒、结果,他的十三个儿子竟在一年之内相继离世,每逢一个儿子的忌日,杨公便悲痛欲绝、这十三个悲伤的日子,便成了后世口中杨公十三忌的由来。

故事虽带神话色彩,却深刻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心、人们相信,天地间的气场运行有其自身的节奏与盈亏,某些特定的时日,气场紊乱,磁场不稳,不宜进行开创性或重大的活动、杨公忌日,便被视为这样的日子、在这一天,嫁娶、搬迁、动土、开市、安葬、出行等重要事宜,都会被刻意避开、人们宁愿信其有,选择平安顺遂,也不愿逆其无,去冒不必要的风险、这是一种朴素的生存智慧,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2019年的杨公忌日,按照农历的推算,分布在十二个月中,共计十三个、它们分别是:

正月十三(公历2019年2月17日):新春伊始,万物复苏之际,此日却需静守,不宜开启新年大计、人们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中,会特别注意避开此日进行商业开张或远行。

二月十一(公历2019年3月17日):春和景明,本是踏青好时节,但老辈人会提醒晚辈,此日不宜婚嫁或动土,以免扰动初春的生发之气。

三月初九(公历2019年4月13日):清明节后不久,人们在祭祖的肃穆氛围中,对此日的禁忌更为看重,尤其是在安葬、修坟等事上,会严格规避。

四月初七(公历2019年5月11日):时值孟夏,气温渐升,此日被认为阳气躁动,不宜进行签约、谈判等需要心平气和的商业活动。

五月初五(公历2019年6月7日):这一天恰逢端午节、端午本身就有恶日之说,需插艾草、饮雄黄酒以辟邪,与杨公忌日重合,更增添了其禁忌色彩,民间习俗中,此日忌讳尤多。

2026年正宗老黄历书

六月初三(公历2019年7月5日):盛夏酷暑,人心易浮躁、此日不宜进行大规模的土木工程,或是迁入新宅,求的是一份安宁与稳固。

七月初一(公历2019年8月1日):农历七月为鬼月,初一开鬼门、杨公忌日与此相遇,被视为阴气较盛的日子,人们会避免夜间在外久留,更不会在此日举办庆典。

七月廿九(公历2019年8月29日):七月的第二个忌日,临近鬼门关闭,同样需要谨慎行事,特别是与水有关的活动,老人们常告诫要远离江河湖海。

八月廿七(公历2019年9月25日):秋高气爽,本是收获与庆贺的季节,但此日不宜嫁娶,人们相信在这样的日子结合,未来的婚姻生活易生波折。

九月廿五(公历2019年10月23日):金秋时节,此日亦不适合开张营业或投资兴业,讲究的是顺天时,而非逆气场而行。

十月廿三(公历2019年11月19日):进入孟冬,天气转寒,此日不宜搬家入宅,认为会带来寒冷萧瑟之气,影响家运。

十一月廿一(公历2019年12月16日):冬月之中,万物潜藏,此日若有重大举动,被视为扰动了自然的休养生息,不利于长远发展。

十二月十九(公历2019年1月14日):年末岁尾,人们忙于与准备过年,但在此日,通常会暂停重要的商业决策与家庭规划,静待年关的到来。

在2019年,乃至更早的岁月里,这些日子在黄历上被清晰地标记出来,成为人们安排生活的重要参考、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日期标记,更是中国传统择日文化中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择日学的精髓在于追求天时、地利、人和的和谐统一、杨公忌的存在,正是对天时不利的一种警示、它提醒人们,行事不仅要看自己的准备是否周全,也要看时机是否恰当。

时至今日,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许多年轻人对杨公忌的看法已有所不同、他们或许不再严格遵守每一条禁忌,但在面对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事件,如婚姻、置业时,仍有不少人会下意识地翻开黄历,查一查是否为吉日、这种行为,或许已不再是出于恐惧或迷信,更多的是一种对传统的尊重,一种寻求心理安慰与文化归属感的方式、信之与否,存乎一心、杨公忌日的概念,就像一条古老的河流,从唐代的传说中走来,流经了宋、元、明、清,直至我们回望的2019年,它依然在悄然影响着一部分人的生活节奏与决策、它承载的,是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望,是对未知世界的一份敬畏,也是中华文化中实用主义与神秘主义交织的独特体现。

根据您的命盘精准计算,排除方位冲煞等不利之日,为您精心挑选黄道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