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大师秘传:棺椁安放之核心要诀
阴宅风水,关乎家族兴衰,子孙祸福,其重中之重,便在于棺椁的安放、此非迷信之谈,乃是古人观察天地自然,出的一套气场规律、棺椁,作为先人安息之所,亦是连接阴阳两界、转化天地精气的枢纽、其位置分毫之差,可致天壤之别。
寻龙点穴,择地为先
棺椁之安放,必先有吉地、无吉地,则一切为空谈、风水学上,觅地之法谓之“寻龙”、龙,即山脉之走向与气势、真龙行处,必有生气凝聚、大师踏遍山川,所寻者,乃是山脉停歇、生气汇聚之处,此即“穴”。
上佳之穴地,讲求“藏风聚气”、其形态,必有后靠之山,谓之“玄武”,稳固如靠椅,主基业安稳、左右有山峦环抱,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如双手护持,主子孙有扶持,人丁兴旺、前方有开阔之明堂,堂前有水流环绕或有水池湖泊,谓之“朱雀”,主财源广进、远处更有朝山、案山相对,形态秀美,如臣子拜君,主后代显贵。
于此吉地之中,再行“点穴”、穴位乃龙脉生气之凝结点,是整片土地的精华所在、差一寸,非但不得吉气,反可能招引煞气、穴场之土,色泽温润,质地紧密,俗称“五色土”,乃生气充盈之象。
坐山立向,分金之要
寻得真穴,下一步便是为棺椁“立向”,即决定其朝向、此乃风水操作之核心,毫厘不敢有失、风水师需动用罗盘,精密勘测。
棺椁之坐向,并非简单地朝南或朝东、其依据极为复杂,需综合考量:
其一,配合仙命、仙命,即逝者之生辰八字、八字有其五行属性,金木水火土各不相同、棺椁的坐向线度,其五行之气必须与仙命五行相生相合,断不可相冲相克、例如,仙命属火,则不宜立坐北朝南之向(子午向),因子为水,午为火,水火相克,为大凶之局、须择木火相生或火土相生之向,方能助益仙命,福荫后人。
其二,依水定向、风水讲“山管人丁水管财”、穴前之水,其来去走向(水口)至关重要、立向需能“收”得来水之旺气,避开去水之煞气、水之形态,有屈曲环抱者为吉,有直流冲射者为凶、棺椁之朝向,需与吉祥水流形成和谐关系,使财气能汇聚于明堂之内,而非直流而去。

其三,消砂纳水、穴场周围的砂(山峰、土丘、建筑等)与水,皆有吉凶之分、立向之目的,在于将吉砂吉水之旺气纳入穴中,同时避开或化解凶砂凶水之煞气、罗盘上的二十四山,每一山向都有其对应的砂水吉凶配置、大师通过罗探,细细分辨,务求达到“旺山旺向”或“双星会坐”、“双星会向”等上佳格局,避开“上山下水”之败局。
深浅得宜,避凶趋吉
棺椁入土之深浅,亦有讲究、并非越深越好、太浅,则易受风吹日晒雨淋,地表之煞气易侵扰,生气不稳、太深,则地底阴寒之气过重,压抑生气,使其无法升腾,子孙后运亦受压制。
适中之深度,应以穴场土质与生气层为准、开井(挖墓穴)后,风水师会观察土层颜色与结构,找到生气最旺盛之土层,棺椁底部恰好接触此层,方能最佳地吸收地脉精华。
棺椁安放尚有诸多禁忌,务须避之:
忌见恶石、墓穴之内,不可有奇形怪状或尖锐之石块,此为“石煞”,主子孙易有意外、官非。
忌有树根、大树之根系若穿破墓穴,缠绕棺椁,视为“穿心煞”,主后人身体不健,易生缠绵之疾、故选址时,需远离大树。
忌临水道、墓穴正下方不可为地下暗河或水道,水气流动过速,会冲散生气,导致家族财运不聚,人丁离散。
忌受风煞、穴位不可选在山顶、山脊或风口之处,强风直吹,生气荡然无存,乃大凶之地。
忌受光煞、正对两山之间的隘口,或正对高大建筑物的墙角、尖角,皆为煞气所冲,需设法避让或化解。
棺椁之安放,是为先人寻一处安宁祥和之所,使其得以安息,同时其所聚之天地灵气,通过血脉感应,流布于后代子孙、此中玄机,非一言可尽,乃风水师一生之学问与实践、故而,慎之又慎,方不负先人所托,不误子孙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