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山佛祖灵签第三十签解签:灶君秉公,福祸自召
签诗原文
灶君秉公办事,作善降祥赐福;
作恶降殃除灾,赏罚分明莫怪。
签诗主旨详解
此签为中平之签,核心在于“因果”二字、签文以灶君为引,点明了天道循环,报应不爽的至理、灶君,又称司命灶君,是家家户户的监察之神,日夜观人善恶,记录在案,上报天庭、祂不偏不倚,铁面无私,如同一面明镜,映照出求签者自身的行为与心念。
得此签者,近期运势并非由天定,而是完全取决于自身的所作所为、莫问前程如何,先省自身言行、心中所思,手中所为,皆是未来福祸的种子、若平日里行事光明磊落,待人以诚,积德行善,那么祥瑞与福报自会降临,所求之事,水到渠成、反之,若心怀诡诈,行事不端,损人利己,那么灾殃与祸患也必将随之而来,届时怨天尤人,已是无用。
此签意在警醒,而非断言、它给予求签者一个审视自我的机会,一个扭转乾坤的契机、运势的走向,全在自己一念之间、一举一动之中。
分项解说
事业功名

求问事业功名,此签喻示着“耕耘与收获”的直接关系、若想在职场或学业上有所成就,必须脚踏实地,勤恳付出、任何投机取巧、走旁门左道的想法都应摒弃、灶君监察,意味着平日的工作态度、与同事的相处方式、处理事务的诚信度,都将被一一记录、恪尽职守,公平竞争,自有贵人相助,功不唐捐、若心术不正,企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职位或荣誉,最终只会败露,甚至招致更大的损失、机会是留给品行端正、努力不懈之人的。
婚姻姻缘
此签论及姻缘,重在一个“诚”字、对于寻觅良缘者,自身的品行与真心是吸引佳偶的关键、不必刻意伪装,只需展现最真实的善意与品格,自有懂得欣赏之人出现、对于已在情感关系中的人,此签则是一个提醒、双方的交往是否坦诚,是否存在欺瞒与算计,都将直接影响关系的走向、灶君在家中,象征着彼此最私密的相处之道、唯有真诚相待,互相扶持,方能使感情稳固,走向美满、若有二心,或是口是心非,关系必生嫌隙,终将分离。
求财问利
财运之事,此签讲求“取之有道”、正当经营、诚实劳动所得的财富,方能安稳长久、灶君是家宅之神,亦有护佑财禄之意,但祂护佑的是“净财”,而非“不义之财”、求此签者,若从事正当行业,只要勤劳守信,财运虽不会一夜暴富,但会稳定增长,积少成多、若想通过欺诈、赌博或违背良心的方式牟取暴利,不仅会迅速散尽,更可能引来官非祸事、财富的根基,在于德行。
家宅安康
家宅运势与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息息相关、灶君坐镇厨房,洞察家中最真实的生活点滴、一个家庭若能和睦相处,孝亲敬长,与邻为善,家中自然气场祥和,人人安康,诸事顺遂、反之,若家中争吵不休,成员之间互相算计,行为不端,则家宅不宁,易生病灾,或有意外之患、所谓“家和万事兴”,正是此签在家宅方面的最佳注脚、欲求家宅平安,必先从修身齐家做起。
签诗典故:包公审乌盆
此签背后的典故,是家喻户晓的“包公审乌盆”案、故事讲述一位名为李浩的商人,携带银两归家途中,投宿于一窑户家中、窑户主人丁氏夫妇见财起意,将其谋害,并将尸骨混入泥中,烧制成一个乌盆、李浩冤魂不散,附于乌盆之上,终日哭诉。
后有一老者张别古,向丁氏讨债不成,无奈取走乌盆、乌盆向张别古诉说冤情,张别古遂带着乌盆前往开封府,向包拯告状、包公乃是人间正义的化身,他设下巧计,将乌盆置于公堂之上,亲自审问、在包公的浩然正气与神明之助下,乌盆中的冤魂得以显灵,道出被害始末、最终,丁氏夫妇罪行败露,被绳之以法,李浩的冤情得以昭雪。
这个典故深刻地诠释了“赏罚分明莫怪”的签意、丁氏夫妇的恶行虽做得隐秘,自以为天衣无缝,但终究难逃天理国法、正如灶君的默默监察,世间一切善恶,皆有记录,因果报应,虽迟但到、此事警示世人,莫以恶小而为之,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公道自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