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奉佛像,首重敬心,其位不正,则心意不诚、佛像并非寻常饰物,其在家中的安放位置,关乎着整个家宅的气场流转与人心宁静、一个恰当的方位,能使佛法慈悲的能量润泽阖家,而错误的摆放,则可能带来不敬与磁场的紊乱。
吉位择取:佛光普照之所
客厅
客厅乃家宅之心,气场汇聚之所、将佛像安放于客厅,能使佛光普照,家宅祥和、理想的位置是客厅中的吉位,通常是进门斜对角的明亮、开阔之处、此处视野广阔,既能让家人时时瞻仰,又能稳定家中主气场、佛像面朝大门方向,但不必正对、面朝大门,意在将祥瑞之气迎入家中,亦能使入门之人一眼便见佛像,心生欢喜与敬畏。
书房
书房为静心修业之地,清净雅致、在此处供奉佛像,尤为适宜、佛陀代表着无上智慧,将佛像安放于书房,有助于启迪智慧,澄澈心神,无论是读书治学还是处理公务,都能获得一份额外的专注与安宁、书房中的佛像,可安置在书桌对面的墙壁前,或是在书柜的洁净高处,令人在抬首间便能与佛对望,洗涤心尘。
玄关
玄关是家宅的咽喉,是内外气场交换的关口、在玄关处设佛龛供奉佛像,可起到镇宅化煞之效,将门外的不祥之气阻挡在外、玄关处的佛像有一个关键讲究:佛像需面朝屋内,而非朝向大门之外、此举寓意“迎福入宅”,将佛的福气与庇佑引入家中、若面朝门外,则有将福气“送走”之嫌。
安放规矩:高度与朝向的奥义
佛像的安放,不只是选择房间,其具体的高度、朝向与背景皆有章法。
高度为敬
佛像的摆放高度,必须高于人的腰部、最佳的高度是让观者平视或微微仰视,以此体现对佛的尊敬、将佛像直接置于地面,或放在低矮的边柜上,都是大不敬的行为、应准备专门的佛桌或佛龛,使其处于一个尊贵、稳固的位置。
背后有靠
佛像背后必须有坚实的墙壁,寓意“有靠山”、背后空旷,如靠窗、靠门或靠走廊,会形成气场不稳之象,不利于家宅的安定、这面“靠山墙”应保持干净整洁,不宜悬挂杂乱的饰物,以素雅清净为上。

清净为要
佛像周围的环境必须保持整洁、安静、供桌上除了香炉、烛台、净水杯、花果等供品外,不应堆放任何杂物,如遥控器、钥匙、报纸等、佛像上方也不应有横梁压顶,横梁在风水上形成“压煞”,对神佛与家人皆有不利影响。
禁忌之地:不可触碰的界限
家中有几处地方,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安放佛像的,否则便是亵渎。
卧室
卧室是休憩与私密之所,多有男女情爱之事,气场相对浑浊,于此供奉佛像,为大不敬、即便单人居住,将佛像置于日夜睡卧之处,亦有轻慢之意。
厨房与卫生间
厨房充满油烟火气,卫生间则藏污纳垢,这两处是家中最不清净的地方、将佛像对着厨房或卫生间的门,或是与之相邻的墙壁上,都会使佛像受到秽气冲撞,严重影响家宅运势。
正对门户
佛像不宜正对任何门,包括大门、房门、卫生间门、正对大门会形成“对冲”,气流直冲佛像,被视为不敬、正对房门则会影响房间内居住者的安宁。
神堂冗杂
家中若已供奉其他神明,如祖先牌位或道教神祇,需注意主次分明、通常情况下,佛像应居于主位、高位、一堂之内,不宜供奉过多、过杂的神佛塑像,以免气场互相干扰,反而不宁、若家中已有祖先牌位,佛像位置应高于祖先牌位。
请佛入宅:一份虔诚的仪式
请佛像回家,不同于购买普通商品、应怀着恭敬之心,称之为“请”而非“买”、请回的佛像,在路上最好用洁净的红布或黄布包裹,以示尊重、佛像入宅后,经过简单而庄重的仪式安放妥当,此后便不宜随意搬动、若确需移动,也应择吉日,并先行焚香祷告。
佛像的供奉,核心在于一份发自内心的虔诚与敬意、位置的讲究,是为了更好地安顿我们的心、当佛像安然坐落于家中的清净之地,我们每日瞻仰礼拜,内心自然会多一份平和与智慧、环境的清净,最终会导向心境的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