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论坟地,常言“山清水秀”,以为此即风水宝地之貌、此言虽有几分道理,却未触及根本、阴阳风水之学,其核心在“气”,而非单纯的悦目景致、一块上佳的阴宅福地,其“好看”与否,不可用寻常审美一概而论、其真正的“美”,蕴藏在山川形势的内在和谐与生气流转之中。
何为风水之“看”?此“看”非肉眼之浅观,而是洞察天地之气的“相”、风水大家寻龙点穴,如同老吏断案,需辨明山川之来龙去脉,审度形势之聚散向背、一块地,或许草木葱茏,开阔壮丽,远眺有景,近看有花,然而若是四面来风,全无遮挡,生气便如过堂风般一吹而散、此种地,貌似“好看”,实则为“气散”之败地,先人居此,魂不安稳,后人福泽亦难凝聚。
反观某些地方,或许山势平缓,林木不甚出奇,甚至略显朴拙、但若其后有靠山,厚实稳重,如玄武垂头;前有朝山,端庄有情,如朱雀翔舞;左有青龙蜿蜒,右有白虎驯服,形成环抱之势,将生气牢牢锁在其中,便是一处上佳的穴场、这样的地方,从寻常游客眼中或许平平无奇,但在风水师眼中,却是“藏风聚气”的宝地,其内在格局之美,远胜于外在的浮华景致。
我们来细说龙、穴、砂、水这四大纲要,便可知其“美”在何处。
龙脉之美,在乎于“势”而非“形”。
龙脉,即山脉的走势、好的龙脉,需有生气,屈曲蜿蜒,如神龙活现,有起有伏,有束气过峡之处、有些山脉,虽高耸入云,形态壮观,但山石嶙峋,草木不生,形如死蛇僵蚓,此为“死龙”,毫无生气可言,再“好看”也无用、而有的山脉,或许不高,但连绵不绝,草木丰茂,隐隐透出一种生命力,这便是“活龙”、其美,是一种动态的、充满生命力的势态之美,是力量与生机的体现。

穴位之美,在乎于“聚”而非“阔”。
穴,是龙脉生气凝聚之点、上佳的穴场讲究“藏”,如处子之居,需隐秘、安稳、温暖、一个好的穴位,通常是在山环水抱的中心,背后有靠,两旁有护,前方开阔又有关拦、站在穴前,感觉四平八稳,内心安宁、有些公墓,为了追求视觉上的整齐划一和开阔视野,将墓穴设在山顶或一览无余的平坡上、这在视觉上确是“好看”,但犯了风水大忌“八风吹穴”,生气尽散,先人骸骨受风雨侵蚀,不得安宁,何谈荫庇后人?故而穴位之美,是安全感与包容感之美,是一种被天地温柔以待的安稳之美。
砂山之美,在乎于“情”而非“奇”。
砂,指穴场周围的护卫山丘、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各有其职、其美,不在于形态多么奇特,而在于是否“有情”、所谓有情,是指这些砂山皆环抱穴场,微微向内弯曲,如同臣子拱卫君王,又如父母张开双臂拥抱孩童、若砂山“反背”无情,形态尖锐破碎,或对穴场形成压迫之势,即便风景独特,亦为凶相、例如,白虎砂高于青龙砂太多,所谓“白虎抬头”,主家中女子强势,或有伤丁之患、砂山之美,是一种和谐有序、相互拱卫的秩序之美。
水法之美,在乎于“曲”而非“清”。
水,在风水中主财、好的水流,要屈曲环抱,缓缓流淌,所谓“玉带缠腰”,主财富聚集,绵延长久、水流要来有源,去有口,且水口有关拦,方能将财气锁住、有些地方,溪水清澈见底,奔流湍急,看似清爽“好看”,但在风水上却是“无情水”,财来财去,过眼云烟、甚至有“反弓水”,如一张拉开的弓箭直射穴场,为大凶之兆、反倒是那些看起来不那么清澈,但流速平缓,环绕穴场的“有情水”,才是真正的财富之源、其美,是一种温润、滋养、源源不绝的富足之美。
故而,评判一块坟地风水的好坏,不能简单地用“好看”与否来衡量、世俗眼中的“好看”,多是基于视觉的开阔、景色的秀丽、而风水学中的“好看”,是一种基于“气”的感受,是一种对山川形势是否符合“藏风聚气”原则的判断、它要求我们超越表象,去感受土地的呼吸,去理解山水的“情意”、一块真正的风水宝地,人身处其中,会自然感到安宁、舒适、心生欢喜,这才是超越了视觉,由心而生的真正“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