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求财,或问天,或问地,或问己心、而于香火缭绕处,求一支观音灵签,似乎是能与冥冥之中建立一丝联系的捷径、签筒摇动,竹签落地,那一纸签文,寥寥数语,仿佛承载了未来的吉凶祸福、谈及解签,民间流传着一则佛印禅师为苏东坡解财运签的趣闻,虽未必载于正史,其间蕴含的禅理与智慧,却足以让今时今日的求财者深思。
苏东坡,旷世奇才,诗词书画无一不精,然其仕途坎坷,一生颠沛流离,常有经济拮据之时、佛印禅师,一代高僧,与东坡居士为至交好友,二人常于西子湖畔、金山寺中机锋对答,留下无数佳话。
话说一日,东坡先生自觉财运不济,心中颇为烦闷,便往寺中寻佛印、正巧见观音像前香客云集,求签问事者络绎不绝、东坡一时兴起,也想问问自己的财运,便净手焚香,虔心祷告,摇得一签、摊开签文一看,乃是上上签,诗曰:“金风送宝入高楼,一轮明月照九州、看似眼前皆是利,谁知水中捞月钩、”
东坡读罢,心头大喜、“金风送宝”,这岂不是说秋天将有大笔财富送上门来?“明月照九州”,更是气象万千,象征声名与财富普照天下、他兴冲冲地拿着签文去寻佛印,得意洋洋地请禅师解说一番,想听些锦上添花的好话。
佛印禅师接过签文,捻须微笑,并未如东坡所愿那般立即恭贺,反而不紧不慢地逐句剖析起来。
“学士,你且看这‘金风’二字、”佛印缓缓道,“金风确是秋风,秋风起,草木随之凋零,万物萧瑟,一片肃杀之气、以此为始,恐非吉兆、”
东坡笑容一僵,辩解道:“大师此言差矣,秋天亦是丰收之时,‘金’字更显富贵,何来不祥?”

佛印笑而不语,继续指向第二句:“‘一轮明月照九州’,意境虽美,却需思量、明月高悬,清辉遍洒,人人皆可共赏,并非你一人独占之物、此景宏大,却与你个人腰包的‘财’,关联不大,更像是一种虚名浮利,看得见,摸不着、”
东坡的脸色已有些挂不住。
佛印指着第三句:“‘看似眼前皆是利’,这句最为关键、‘看似’二字,已点明其中虚妄、眼前的利益,往往是诱饵,让你沉迷其中,不见其后隐藏的风险、”
佛印的目光落在末句“谁知水中捞月钩”上,叹了口气:“东坡啊,此句便是观音菩萨给你的最终示警、水中之月,本是虚幻泡影,你若伸手去捞,非但捞不到月亮,反而可能被水下的利钩所伤、这支签,名为上上,实则暗藏凶险、它告诫你,近期若有看似天大的发财机遇,切不可轻易伸手,那多半是镜花水月,一个美丽的陷阱、”
一番话说得苏东坡哑口无言,从头顶到脚底一身冷汗、他原以为的富贵盈门,在禅师的智慧点拨下,竟成了危机四伏的警示、他求的是“财”,佛印解的却是“心”。
这则轶事,恰恰道出了观音灵签解签的真谛、签文非定数,乃是心镜、求签者的心境与执念,会直接影响其对签文的理解、心中充满贪欲,便只能看到“金风送宝”的喜悦;若能保持一份清醒与觉察,方能领会“水中捞月”的警示。
今人求财运签,亦当如是、抽得上上签,莫要得意忘形,应思考这“福报”从何而来,如何惜福,如何用正道去获取和使用财富,警惕其中可能伴生的骄慢与风险、抽得下下签,也不必垂头丧气,应将其视为一种提醒,审视自身的计划是否有疏漏,行事方式是否过于激进,从而调整步伐,谨慎行事,趋吉避凶。
观音灵签所提供的,从来不是一个确切的财富密码,而是一个让你停下来审视内心的契机、真正的财,不仅是银行账户里的数字,更是内心的安宁、生活的智慧、人际的和谐、佛印为东坡解签,解的正是这个道理:与其向外求取那虚幻的“水中月”,不如向内探寻安身立命的“真宝贝”、当你不再被表面的“利”所迷惑,能够洞悉事物背后的本质时,无论签文如何,你都已掌握了真正的生财之道、真正的上上签,或许就藏在放下执念的那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