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火缭绕的殿宇之内,风车悠悠转动,铜鼓声沉稳而悠远,这里是无数善信寻求心灵慰藉与前路指引的所在——车公庙、每当人们心中存有疑虑,或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不前时,总会想起那位威风凛凛、能解厄困的南宋大元帅,并借由他座前的“车公灵签”来窥探一丝天机。
车公,相传为南宋末年的一位忠臣猛将,因护驾有功,深受百姓爱戴、后世感其忠勇,立庙供奉、其中,香港沙田车公庙尤为声名远播,其建筑宏伟,庙内的车公像气势非凡,手持风车,象征着时来运转,万象更新、这风车,也成了车公庙最具代表性的标志、信众入庙,第一件事往往就是转动殿前的铜铸风车,顺时针转三圈,祈求新的一年好运随身,驱散过往的阴霾。
求取车公灵签,是一套庄重而虔诚的仪式、踏入庙宇,先要净手,点上清香,在心中默念自己的姓名、生辰、住址,以及所求之事、所问之事必须清晰具体,切忌含糊其辞,因为心诚则灵,意念的专注是与神明沟通的第一步、随后,跪于车公像前,双手捧起签筒,双目微闭,将心中的困惑全然托付。
签筒内有九十六支竹签,每一支都对应着一首寓意深远的签文、求签者需不断摇晃签筒,直至其中一支竹签自行掉落、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考验的是求签者的定力与诚心、签筒摇晃的声音,清脆而有节奏,仿佛是凡人与神明之间的低语、当那唯一的一支竹签落地,便是车公给予的回答、拾起竹签,记下上面的数字,便可到一旁的解签处领取对应的签纸。
签纸通常是一张薄薄的红纸,上面印有编号、吉凶判断(如上上签、中平签、下下签),以及一首四句诗文,底下附有“自身”、“财运”、“姻缘”、“家宅”等具体事项的注解、这首诗,便是车公灵签的精髓所在、它往往引用古代典故或描绘自然景象,用词古雅,寓意深长,需要细细品味才能领会其中玄机。

单纯看签文的字面意思,常会让人一头雾水、庙宇旁的解签师傅便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大多是经验丰富的老者,对每一支签文的典故、寓意都了如指掌、他们会结合求签者所问之事,将抽象的诗句转化为贴近生活的指引、例如,一支看似不祥的“下签”,在师傅的解读下,可能并非定局,而是一种警示,提醒求签者在未来某段时间内应保持低调、谨言慎行,从而避开祸端、这正是车公灵签的智慧所在:它并非给出绝对的命运判词,而是提供一种趋吉避凶的策略。
解签师傅会告诉你,抽到上上签,固然可喜,却也需戒骄戒躁,把握时机,方能将好运化为现实;抽到中平签,意味着凡事顺其自然,不宜强求,需耐心等待时机;而抽到下下签,更不必心灰意冷,它如同一盏警示灯,照亮了前路的陷阱,让你得以提前防范、所谓“知命而不认命”,通过灵签的指引,人们可以更清醒地审视自身处境,调整心态与行为。
除了日常的祈福求签,每年农历新年期间是车公庙香火最鼎盛的时候、尤其是大年初三“赤口”日,相传此日易与人发生口角,不宜拜年,于是大批民众便会涌向车公庙,转风车,求灵签,祈求新一年能化解纷争,迎来和顺、另一个重要的日子是农历三月二十七日的车公诞,庙宇内外更是人头攒动,鼓乐喧天,场面十分壮观。
当人们的祈愿得以实现,或是平安度过一年之后,许多人会选择在年尾回到车公庙“还神”、这是一种感恩的表达,感谢车公在过去一年的庇佑、还神时会带上香烛、元宝、水果等祭品,再次向车公表达敬意,形成了一个有始有终的信仰循环。
在2026年的今天,尽管科技日新月异,但车公灵签这一古老的传统依然充满生命力、它承载的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占卜,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习俗和心理慰藉、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摇动签筒的那一刻,人们获得的不仅是一纸签文,更是一份内心的平静与继续前行的勇气、那转动的风车,仿佛在告诉每一位来访者:运可转,路可走,只要心怀希望,前方便有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