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者,气口也,一家之门户,吐故纳新之所、其立向、尺寸、时日,皆关乎阖家之安泰与运势流转、安门之举,非同小可,务必择良辰吉日,方能迎祥纳福,趋吉避凶、岁在丙午,时维仲夏,谨为君详述二零二六年六月安大门之吉日吉时,以备参详。
丙午年戊午月安门总说
公元二零二六年六月,岁次丙午马年,月建戊午、午月火旺,阳气鼎盛,万物繁茂、于此月安门,若能得天时之助,则可催旺家宅阳刚之气,利于事业声名、然火性燥烈,择日需兼顾调候,取水、金、土之日以平衡五行,方为上选、安门之日,最喜天德、月德、天恩、母仓等吉神到临,避开月破、大耗、劫煞、灾煞等凶神值日。
吉日详考
吉日之一:公历2026年6月7日
农历: 丙午年四月廿二
星期: 日
干支: 丙午年 甲午月 丁丑日
本日星宿: 斗木獬,吉。
冲煞: 本日冲羊(辛未),煞东、故属羊之人,本日不宜参与安门仪式,应行回避。
宜: 嫁娶、祭祀、祈福、求嗣、开光、出行、解除、入宅、安门、纳财。
评述: 丁丑之日,天干丁火,地支丑土,火土相生,根基稳固、丑为金库,亦有纳财之意、此日又逢“母仓”吉星,大利安门立户,寓意家宅安宁,人丁兴旺,财源有所归藏、丑时与本日地支相合,力量最强。
吉时参选:
辰时(07:00 - 08:59): 青龙时分,万事亨通,此时动土安门,可得龙气护佑。
巳时(09:00 - 10:59): 明堂黄道,贵人得力,事业顺遂。
未时(13:00 - 14:59): 玉堂吉时,阴阳调和,家宅平安。
吉日之二:公历2026年6月16日
农历: 丙午年五月初二
星期: 二
干支: 丙午年 甲午月 丙戌日
本日星宿: 娄金狗,吉。
冲煞: 本日冲龙(庚辰),煞北、凡生肖属龙者,此日当避。
宜: 订盟、纳采、嫁娶、安床、安门、安香、谢土、入宅。
评述: 丙戌之日,天干丙火与年、月之午火相助,火势极旺,但地支戌为火库,能收敛燥气,使其旺而不烈、戌又为“华盖”星,利于树立威望与名声,于此日安立大门,有镇宅化煞,彰显门楣之效。
吉时参选:
卯时(05:00 - 06:59): 玉堂时分,旭日东升,紫气东来,是为安门立户的绝佳时辰。
午时(11:00 - 12:59): 司命黄道,阳气最盛,能驱除一切阴邪,确保门户清正。
申时(15:00 - 16:59): 青龙临门,利于招纳贵人,财运亨通。
吉日之三:公历2026年6月19日
农历: 丙午年五月初五

星期: 五
干支: 丙午年 甲午月 己丑日
本日星宿: 毕月乌,吉。
冲煞: 本日冲羊(癸未),煞东、生肖属羊者,同样不宜选用此日。
宜: 祭祀、祈福、嫁娶、修造、动土、入宅、安门。
评述: 此日恰逢端午佳节,阳气至极,百邪不侵、己丑之日,己土得月令午火相生,土气厚重,承载万物、地支丑土与年支午火虽有害,但端午节令之气可解、安门于此日,取其“镇”与“固”之意,能使家宅根基牢固,不受外邪侵扰。
吉时参选:
寅时(03:00 - 04:59): 金匮黄道,利于财库稳固。
卯时(05:00 - 06:59): 天德贵人时,能化解诸般不祥,万事顺遂。
申时(15:00 - 16:59): 白虎时辰,虽为凶时,但端午之日阳气极盛,可用此金气来制衡旺火,反成“以煞为权”,适合从事武职或经商之人。
吉日之四:公历2026年6月28日
农历: 丙午年五月十四
星期: 日
干支: 丙午年 甲午月 戊戌日
本日星宿: 参水猿,吉。
冲煞: 本日冲龙(壬辰),煞北、生肖为龙之人,此日需回避。
宜: 嫁娶、开市、立券、祭祀、祈福、动土、移徙、入宅、安门。
评述: 戊戌日,天干地支皆为土,称为“比和”,土气厚重,稳如泰山、月令午火生戊戌之土,地支午戌又半合火局,使得土气更加坚实、于此日安门,象征家宅稳固,人丁忠厚,不动如山,可抵御风雨。
吉时参选:
辰时(07:00 - 08:59): 青龙守门,家业兴旺。
巳时(09:00 - 10:59): 明堂时分,利于仕途前程。
戌时(19:00 - 20:59): 金匮黄道,此时安门,利于晚运,财富聚集。
安门仪轨与要点
择定吉日吉时之后,仪式本身亦不可轻忽。
其一,净地、安门前一日,需将门框内外清扫干净,可用柚子叶或榕树叶煮水,洒净四周,以除秽气。
其二,备物、可备香烛、三牲(或素果)、清茶、发糕等祭品,用于祭拜土地神明,告知今日安门之事,祈求护佑。
其三,言语、安门之时,匠人与家人宜口出吉言,如“大门一开,黄金万两”、“福气临门,富贵万年”之类、切忌口出恶言,或与人争执。
其四,主人、安门之时,宅主或家中主要成员最好在场,手扶门框,心怀虔诚、若宅主生肖与吉日相冲,则可由其他家人代替。
其五,稳固、大门安装务求方正、稳固,开关顺畅,无刺耳之声、门成之后,可于门上张贴福字或对联,以增喜气。
择日之学,精微浩瀚、以上所列吉日,乃为通用之选、若求万全,还需结合宅主之生辰八字,配合宅邸坐向综合考量,方能丝丝入扣,天人合一、然心诚则灵,怀敬畏之心,行中正之事,则福泽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