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二零二五,岁在乙巳,暮秋十一月、回望七载之前,那个名为2018的戊戌狗年,恍若隔世,又历历在目、彼时的风尚与今日大不相同,那一年的人们,在数字浪潮与现实生活的交织中,遵循着一套不成文的现代生活黄历、今日,且让我们拂去时间的尘埃,以数字考古之精神,重绘那年的行事宜忌,以为今鉴。
社交运势:短视频当道,关系链重塑
2018年的社交场,风向变得极快、微信的霸主地位虽固若金汤,但新的气象已然来临、抖音的魔性旋律,十五秒内定乾坤,占据了无数个碎片化的时间黑洞、朋友圈的图文并茂,开始显得有些沉重。
宜:刷抖音,秀才艺,跟风挑战。
这一年,若想在社交圈中如鱼得水,精通抖音算法是必备技能、无论是海草舞还是C哩C哩,能跟上热点,便能在社交货币的兑换中占得先机、与其在朋友圈发九宫格配长文,不如一段卡点精准的短视频更能获得满堂喝彩、此乃时运所向,顺之者昌。
忌:长篇大论,朋友圈说教。
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时代,任何试图考验他人耐心的行为都属逆势而为、在朋友圈发布超过三百字的心得体会,或转发带有浓厚说教意味的链接,往往收获寥寥、人们渴望的是即时满足与轻松娱乐,深刻与厚重需寻觅他处、此为水土不服,行之者孤。
宜:群内斗图,点赞之交。
表情包的储备量,直接决定了你在微信群内的地位、千言万语,不如一图中的神髓、一个恰到好处的熊猫头,能化解尴尬,活跃气氛、对于不太熟络的朋友,一个及时的点赞,是维系这段云关系的最佳方式,成本低廉,效果显著。
忌:私聊尬谈,刨根问底。
在快节奏的社交生态中,无明确目的的私聊被视为一种冒犯、特别是对于不常联系的人,一句在吗?足以让人心生警惕、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被重新定义,保持适当的边界感,是2018年社交场上的重要礼仪。
消费财运:升级与降级并存,风口浪尖
2018年的消费观,呈现出奇妙的二元对立、消费升级的口号响彻云霄,人们愿意为更好的品质、更优的设计支付溢价、与此拼多多的崛起,又揭示了下沉市场与性价比需求的巨大能量。
宜:研究虚拟币,体验共享经济。
那一年,区块链与比特币是饭桌上最热门的话题、虽多数人只是雾里看花,但开口能谈几句去中心化,便显得与时代同步、共享单车的彩虹大战虽已近尾声,但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等概念依旧方兴未艾,体验一番,方知其中玄妙与资本的疯狂。
忌:盲目入市,倾家荡产。
风口之上,猪也能飞,但风停之后,摔得最惨的也是猪、对于虚拟货币这类高风险领域,浅尝辄止,学习概念即可、若将其视为发家致富的唯一途径,投入全部身家,则无异于一场豪赌,结局多半惨淡、共享经济的押金问题也时有暴露,切忌为蝇头小利而忽视本金安全。
宜:薅羊毛,寻平替。
精明的消费者在2018年找到了新的乐趣、各大电商平台的优惠券、满减活动、会员福利,都成为羊毛党的乐园、他们以数学家的严谨和猎人的耐心,计算出最优的购买方案、平替(平价替代品)文化开始萌芽,人们不再迷信品牌光环,转而寻求功能相似但价格更亲民的产品。
忌:为面子买单,被消费主义裹挟。

网红同款、ins风等标签背后,是消费主义精心编织的陷阱、为了在社交媒体上展示一种理想化的生活而进行超出能力的消费,是那一年许多年轻人焦虑的根源、追求品质生活本无过错,但若被物欲所困,为了虚荣而负债,则属破财之兆。
职场功名:拥抱变化,打造人设
互联网大厂的灯火通明,定义了2018年许多职场人的奋斗底色、人工智能(AI)的讨论从科幻走向现实,焦虑与希望并存、斜杠青年成为令人向往的身份,拥有一份主业之外的技能与收入,似乎是抵御不确定性的最佳方式。
宜:拥抱AI,学习新技能。
与其担忧工作被AI取代,不如主动去了解它能做什么、学习一些基础的数据分析、编程知识,或至少在工作中尝试使用新的效率工具,都能让你在未来的竞争中增加筹码、这一年,保持学习能力,比拥有任何单一技能都重要。
忌:固步自封,抱怨环境。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拒绝改变的人最先被淘汰、若只是抱怨工作繁重、技术更新太快,而不采取任何行动,终将被边缘化、在2018年的职场,稳定不再是褒义词,它往往是危机的近义词。
宜:打造个人品牌,经营斜杠人生。
你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你的岗位上、通过写作、设计、视频剪辑等方式,在网络上建立自己的人设,能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机会、利用业余时间经营一项爱好并将其变现,不仅能增加收入,更能提供情绪价值和安全感。
忌:默默无闻,信息闭塞。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工作中取得了成绩,要懂得适时地向上级和同事展示、要主动拓展信息渠道,了解行业动态,不能只埋头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信息差在2018年,已然是人与人之间拉开差距的关键。
身心康健:佛系养生,自洽为王
经历了消费主义的洗礼和职场内卷的捶打,2018年的年轻人开始寻求精神上的自洽、佛系青年一词应运而生,它并非真正的消极避世,而是一种看淡结果、更重过程的自我和解。
宜:佛系养生,保温杯里泡枸杞。
朋克养生成为一种潮流、一边熬着最深的夜,一边用着最贵的眼霜、在可乐里加党参,在啤酒里放枸杞、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实则是年轻人在高压生活下,与自己身体达成的一种妥协、与其焦虑,不如养着再说。
忌:过度焦虑,精神内耗。
与同龄人比较,为未来担忧,是精神内耗的主要来源、2018年的文化氛围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反思的声音,鼓励人们接纳不完美,活在当下、沉溺于无法改变的过去和无法预测的未来,是对当下生命的最大浪费。
宜:健身打卡,深夜网抑云。
去健身房不仅是为了锻炼,也是一种社交行为和生活态度的展示、在朋友圈晒出挥汗如雨的照片,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而深夜,戴上耳机,沉浸在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寻找共鸣,也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与疗愈。
忌:三天打鱼,沉溺悲伤。
健身卡办了只去三次,是常态、情绪找到了出口,也要记得走出来、偶尔的伤感是人之常情,但若长期沉溺于负面情绪,则会反噬身心、2018年的黄历告诫我们,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做它的主人,而非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