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门见客厅,是福是祸?风水玄机与布局之道
古人云,宅以门为气口,纳天地之气、入门之所见,关乎阖家气运之流转、如今城市居所,户型千变,进门正对客厅的格局屡见不鲜、此番布局,究竟是开阔明朗之佳兆,抑或是气泄不聚之隐患?其中玄机,需细细道来。
气不回旋,财不聚守
风水之核心,在于“藏风聚气”、倘若大门与客厅尽头的窗户或阳台连成一线,便形成了风水上的一大忌讳——“穿堂煞”、入门之气,长驱直入,未在室内稍作停留回旋,便从另一端直泄而出、此象,如财神过门而不入,家中财气左手来,右手去,难以积存、家宅成员即便辛劳工作,亦常感积蓄不易,时有意外破耗。
这种格局也让家宅缺乏一个气场上的缓冲地带、外界的驳杂气流,无论是喧嚣声浪还是尘埃,都可直冲厅堂、久而久之,居于其中的人,心神易受影响,情绪或有不稳,家中难得安宁和睦。
毫无遮掩,私密尽失
家是休憩的港湾,应有其私密与安稳、进门便将客厅乃至整个居家环境一览无余,使得内外没有分明界限、宾客来访,或只是快递外卖临门,站于门口便可窥见家人在客厅的日常活动,沙发上的人是躺是坐,一目了然、这种毫无遮掩的布局,会让人在潜意识中缺乏安全感,精神难以彻底放松,仿佛时刻生活在窥视之下,家本应有的“堡垒”之感荡然无存。
化解之道,在于“隔”与“引”
面对进门见客厅的格局,并非束手无策、化解的关键在于创造一个视觉与气场上的“屏障”,让气流得以缓和、回旋,此谓之“隔”;或通过巧妙布置,引导气流转向,此谓之“引”。
立玄关,造回旋之境
设立玄关,是治本之法、玄关如同一道屏障,将门外的世界与家中的私密空间有效分隔、它不必是一堵完全封死的墙,那样反而会阻碍生气进入、玄关之设,贵在“通透而不在闭塞”。

实体隔断:可砌半墙,上方搭配镂空雕花、玻璃砖或木质格栅、如此既能阻挡视线,又不影响采光,气流亦可从中缓缓穿过、下方半墙还可兼做鞋柜或置物台,美观与实用并存。
博古架或置物柜:在门口与客厅之间,放置一个高度适中的博古架或艺术置物柜、架上可摆放一些雅致的工艺品或绿植,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自然而然地分隔了空间,引导了入门者的视线。
设屏风,添雅致之趣
对于不便进行硬装改造的居所,屏风是极为灵活且富有韵味的选择、一扇古朴的木质屏风,或是一面现代感十足的艺术玻璃屏风,立于门前,便能立刻改变气流的走向、它不仅起到了遮挡的作用,其本身亦是一件极具装饰性的家具,为居室平添几分东方禅意或现代艺术气息、屏风的选择应与整体家装风格协调,材质与图案皆有讲究。
植绿植,纳自然生气
植物为“隔”,是最具生命力的化解方式、在入门后正对客厅的动线上,摆放一盆大型阔叶绿植,如琴叶榕、龟背竹、天堂鸟等、这些植物不仅能以其茂盛的枝叶形成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有效遮挡视线,还能净化空气,为家中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植物的“生气”能有效中和与引导入门的“冲气”,使其变得柔和。
垂珠帘,化有形为无形
若空间有限,不宜放置大型家具或植物,一道珠帘或纱帘亦是巧妙之选、风吹帘动,琳琅作响,既能起到隔断的暗示作用,又不会让空间显得拥堵、这种若有若无的遮挡,能有效“打散”直冲而入的气流,使其变得缓和,如春风拂面,而非狂风过境。
移沙发,转乾坤之位
有时,无需添置任何物件,只需调整客厅主沙发的位置、切忌将沙发正对大门摆放、沙发是家人日常休憩、聚集人气的地方,若被大门直冲,气场会极不稳定、可将沙发移至侧墙,让其背有靠山,面向开阔,如此一来,不仅避开了门冲,也符合“背有靠山,前有明堂”的风水原则,利于主人事业安稳。
凡事无绝对,风水亦然、若户型极小,进门即是厅堂,无法做出任何物理隔断,则应在入门后能第一眼看到的位置,布置一些美好、祥和的物件,如一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一盆生机盎然的插花,以此吸引入门的气场,使其在此停留、聚集,而非直接穿堂而过、布局之道,存乎一心,因地制宜,方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