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算命老师林庚白八字自批 林庚白命理书原文

2025-11-23 09:01:09 来源:天测网

谈及民国时期的命理界,有三位大家不得不提:南袁北韦,以及一位以诗词与革命闻名、却以命理自批而震动后世的奇人——林庚白、世人多知其诗才,晓其革命事,却鲜有人深究其八字中早已写下的悲剧伏笔、今日,时值2026年,我等后学坐于京城,以今时之见,重翻旧案,再探林庚白自批其命的玄机与天意。

命盘解析:庚申日主的刚猛与脆弱

欲解其人之命,必先审其八字之局、林庚白生于公元1897年2月22日午时,其八字排盘如下:

乾造:

庚 戊 庚 壬

寅 寅 申 午

此八字一出,便有惊涛拍岸之势。

日主为庚金,生于孟春寅月、庚金,乃阳金,是为斧钺之金,其性刚健,肃杀果决、命书中言:“庚金带煞,刚健为最、” 林庚白一生行事,无论是早年投身革命,还是后来纵横政坛,其性格中的刚毅、决绝、不畏强权,皆是此庚金本性的写照。

再看其根基,日柱为庚申、申是庚金的“禄”,也就是临官旺位、这叫做“日坐专禄”,意味着日主自身能量极强,身旺无疑、身旺之人,自信果敢,有主见,能担重任,这为他成为社会名流、参与国家大事奠定了性格基础、申金亦是驿马,主奔波、变动、他一生迁徙不定,从福建到北京,从南京到重庆,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正是这驿马星动的体现。

此命盘的凶险,也恰恰埋藏在这看似强旺的结构之中。

其一,便是地支的剧烈冲克、年支与月支均为寅木,日支为申金,形成了“二寅冲一申”的格局、寅申之冲,是金木交战,主筋骨、交通、冲突之事、月柱提纲为寅木,代表事业、家庭的根基,而日支申金代表自己、夫妻宫、这月日之冲,是命局内部最核心的矛盾,意味着他的人生根基与自我存在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剧烈的、不可调和的冲突、这种冲,也预示着他一生多动荡,少安宁,且易有突发之灾。

其二,枭神夺食之患、时干透出壬水,为庚金之食神、食神是福寿之星,代表才华、口福、悠闲与智慧的宣泄、林庚白诗名满天下,文采斐然,正是这壬水食神吐秀的功劳、月干透出戊土,为枭神(偏印)、戊土紧贴壬水,形成了“枭神夺食”的经典败局、食神为生财之源,也为人之根本、枭神夺食,如恶鸟夺食,主突遭变故、饭碗被砸、才华受阻,严重者更关乎性命、此格局,为他的人生悲剧埋下了最深沉的伏笔。

其三,七杀攻身之危、时支午火,内藏丁火正官,但午火本身为阳火,带有七杀的暴烈之性、庚金虽强,最喜丁火锻炼,方能成器、但此局中,寅木财星当令,木能生火,财星生杀,使得杀星有源、七杀代表压力、小人、官非、意外伤害、一个身旺之人,若有七杀,本可成就权柄,但此局七杀之力暗藏,又逢枭神夺食,格局层次便有了瑕疵,凶险倍增。

林庚白自批之核心:五十五岁庚申之劫

林庚白本人精研命理,对自己的八字了然于胸、他生前曾多次对友人,包括后来的命理大家韦千里提及,自己命中有一大关口,就在五十五岁、他断言,自己将死于“庚申”这一年。

此论断从何而来?

关键就在于“伏吟”、所谓“伏吟”,即大运或流年的干支,与命局中某柱干支完全相同、命书云:“伏吟伏吟,涕泪盈盈、” 意指伏吟出现,多有忧伤、痛苦之事发生。

林庚白的日柱正是“庚申”、日柱代表命主自身、当大运或流年再出现“庚申”时,就构成了与日柱的伏吟、这相当于将日柱庚申的能量加倍放大,所有潜藏的吉凶信息都会被引爆、他命局中“寅申冲”本就是最大的隐患,当庚申再现,申金力量大增,与命中二寅的冲战将达到顶点、这种金木之战,一方是代表自己的申金,一方是代表身体发肤、根基家宅的寅木,两强相遇,必有一伤,其凶险程度可想而知。

他推算自己的五十五岁(虚岁),大约在1951年,流年恰是辛卯,并非庚申、为何他执着于“庚申”?有一种解释是,他所指的可能是进入庚申大运的时间节点,或是他推算中的某个特殊流年、更深层的解读是,他所言的“庚申之劫”,并非狭隘地指某一个流年,而是指由“庚申”这个符号所代表的、命中注定的最终结局——因金木交战、日柱被引动而亡、这是一种对命运核心矛盾的深刻洞察。

命运的轨迹:大运流年中的现实印证

我们回溯林庚白的一生,便能清晰地看到其命运轨迹与八字、大运的惊人吻合。

算命鬼才林庚白

他早年走己卯、庚辰大运、卯运为财,辰运为印,都是相对平稳的运程、这段时间他求学、崭露头角,投身革命,虽有波折,但总体是向上之势、特别是庚辰运,庚金比肩帮身,辰土湿土又能生金,身旺足以担财官,故能在政坛与文坛皆有建树。

进入辛巳大运(约1928-1937),运势开始变得复杂、巳火为七杀之根,与命局中的寅、申构成了“寅巳申三刑”、刑者,主动荡、官非、伤灾、这十年间,他虽身居高位,但政治生涯起伏不定,屡遭排挤,内心压力巨大、三刑的出现,已经为后来的悲剧拉开了序幕。

进入壬午大运(约1938-1947),凶险进一步加剧、壬水食神透出,看似是泄秀的好运,但他命局中戊土枭神虎视眈眈,“枭神夺食”的格局被大运引动、午火又是七杀之地,这步运可谓吉凶交集,表面风光,实则危机四伏、他在此运中虽然名声日隆,诗作成就达到顶峰,但内在的危机已如悬顶之剑。

劫数难逃:1941年辛巳流年之谜

林庚白最终的死亡时间,是1941年12月,并非他自己预言的五十五岁、时年流年为“辛巳”,他正走在壬午大运之中。

为何应在此年?

此中玄机,比他自己的预言更为精妙,也更为残酷。

1. 岁运并临与三刑齐备:1941年流年为辛巳,他正走在壬午大运的巳运阶段(大运地支管五年)、流年地支巳与大运地支巳重叠、更要命的是,流年巳火的出现,将他命局中原本就存在的“寅申冲”升级为“寅巳申三刑”!三刑的力量远大于对冲,代表着纠缠不清、无法摆脱的灾难、巳火七杀,得寅木财星来生,刑克日支申金(命主之根),这是一种来自外部环境(巳火所代表的战乱、官方力量)的、致命的打击。

2. 枭神夺食的完成:大运天干是壬水食神,而他命局月干是戊土枭神、流年天干为辛金,是他的劫财、辛金劫财出现,会加剧日主的鲁莽与冲动,同时也会消耗壬水食神的力量,帮助戊土枭神完成了最致命的一击、食神受克,寿元有损。

3. 地点的应验:他遇难于香港、香港位于中国的南方,五行属火、他死于日军轰炸,炸弹亦是火、这与他命中所忌的火(七杀)完全对应、他为躲避战乱南下,殊不知,从命理五行的角度看,他恰恰是走向了自己命中最为凶险的地方。

虽然他未能精确预言到1941年辛巳这个具体的年份,但他对自己命运的核心矛盾——“庚申”日柱与“寅木”的冲战,以及由此引发的金木交战之灾,有着清醒的认识、他预见到了结局的性质,只是在应期的具体时间上出现了偏差、这在命理实践中并不少见,知其然,而未必能尽知其所以然,天机终究难测。

同道之见:袁树珊的旁证

与林庚白同时代的另一位命理大家袁树珊,在其著作中也曾评述过与林庚白类似的八字格局、袁树珊指出,凡命局中寅申巳亥四驿马星占全,或出现三刑、剧烈冲克者,一生必定动荡不安,且多暴死、横死之兆、他特别强调“枭神夺食”与“七杀攻身”的组合,认为是命理中最凶险的格局之一。

这些论断,无疑为林庚白之死提供了旁证、可见,对于此等凶险命局的判断,在当时的顶尖命理师中,已是共识、林庚白的悲剧,并非孤立的巧合,而是命理学理上一个深刻而沉痛的案例。

命理之思:定数与变数之间

林庚白的故事,留给后世的不仅仅是一段传奇、它更引发了一个深刻的命理学思考:知命,能否改命?

林庚白知晓自己命中有大劫,他并非坐以待毙、据闻,他晚年也曾尝试通过风水、改名等方式趋吉避凶,甚至选择迁徙来躲避他认为的危险、他从重庆到香港,本意是寻求一个暂时的安宁之地,等待时局变化、人算不如天算、他所有的努力,最终未能帮他逃脱命盘中早已设定的结局。

这是否意味着命运是完全不可改变的“定数”?

或许不尽然、八字所揭示的,更像是一张人生的出厂设置图纸,它规定了你的材质、结构和潜在的弱点、你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变数)去加固、维护、小心使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其使用寿命或提升其性能、但当遇到极端的外力冲击(如大运流年引动的剧烈刑冲),这个结构最脆弱的部分,依然是首先崩塌的地方。

林庚白命局的核心矛盾是“寅申冲”,是金木交战、他一生所为,无论是参与革命还是投身政治,都充满了斗争与冲突,这本身就是对其命中金木交战能量的一种释放、他最终死于战争(金戈铁马),亦是这种能量的终极体现、他的人生,可以说,就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寅申冲”、他知晓了这一点,却无法跳出这个格局,因为这个格局就是他本身。

他的自批,是一次勇敢的自我剖析,也是一声响彻时空的警钟、它告诉我们,命理并非迷信的符咒,而是一门揭示生命内在规律与矛盾的学问、它让我们敬畏天地,审视自我,理解人生中那些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起伏与归宿、林庚白的庚申之劫,既是其个人的悲剧,也是一曲关于命运、选择与无奈的千古绝唱。

根据您的命盘精准计算,排除方位冲煞等不利之日,为您精心挑选黄道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