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宝宝择名,如琢如磨,是一桩雅事,也是一份沉甸甸的期许、佳名如玉,温润随身,其音、其形、其意,皆关乎孩子一生的气韵、若问灵感何处寻,浩瀚书海便是取之不竭的宝藏。
《诗经》:天真烂漫,风雅之始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中的名字,自带一种朴素、自然的光辉,不染尘埃、其中的字词,多取自草木鸟兽、山川河流,充满了生命原始的跃动感、读来唇齿含香,音韵和谐,极富节奏之美。
譬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可取名“蒹葭”,亦可取“苍苍”,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可为男孩取名“鹿鸣”,显得阳光开朗,有君子之风、女孩名如“静女其姝”,取“静姝”二字,温婉娴静之态跃然纸上、“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单字一个“夭”或“华”,都蕴含着旺盛的生命力与光彩。
从《诗经》中择字,妙在它历经千年而毫不陈腐,反而因其古朴而显得格外脱俗、其名字多为双声叠韵,音律优美,悦耳动听,是为宝宝谱写人生第一首诗歌的绝佳选择。
《楚辞》:瑰丽奇崛,浪漫之魂
若说《诗经》是北方的写实民歌,那《楚辞》便是南国的浪漫华章、屈原以香草美人自喻,其文辞瑰丽,意境深远,充满了奇幻的想象与高洁的情操、从中取名,自带一股遗世独立的仙气与风骨。
《离骚》中的“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便有“江离”、“芷兰”等美名,皆是香草,寓意品行高洁,芬芳自远、男孩可取名“灵均”,此为屈原之字,意为“灵善而均调”,气度不凡、亦可取“正则”,字平仲,寓意公正中庸、“望舒”,为神话中的月神御者,名字自带清冷皎洁的意境。
《楚辞》中的字词,往往带有一种独特的张力,既有花木的柔美,又有神话的壮阔、为孩子取一个源自《楚辞》的名字,仿佛赋予了他一份诗意的傲骨与不凡的理想。
唐诗宋词:意象万千,风华绝代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双璧、格律严谨,意象丰富,炼字极其精到、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一幅绝美的画卷、从中撷取一二字词,便能让名字充满诗情画意,余味无穷。

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可有“邀月”之名,潇洒出尘、杜甫“会当凌绝顶”,可得“会凌”,志存高远、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取“晓风”、“残月”虽略带清愁,却也意境绝美,适合气质独特的孩子。
宋词则更为婉约细腻、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可取“一蓑”或“烟雨”,尽显豁达与飘逸、李清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单一个“知否”,便有无限韵味、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取名“千寻”,执着而深情。
唐诗宋词中的名字,胜在文化底蕴深厚,家喻户晓,却又因组合巧妙而别具一格、一个名字,背后便是一首传世佳作,一份挥之不去的文人情怀。
诸子百家与古文:风骨铮铮,智慧之源
除了诗词歌赋,先秦诸子的文章与历代古文经典,亦是起名的智慧宝库、这些典籍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人生道理与人格追求,从中择取的名,往往风骨不凡,意蕴厚重。
《道德经》云:“上善若水”,可取名“上善”或“若水”,寓意品性如水,利万物而不争、《庄子·逍遥游》,“逍遥”二字,便是对自由精神的极致向往、“知北游”则充满玄思妙想。
《论语》中“斐然成章”,可取“斐然”、“博文”出自“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寓意学识渊博,品行端正。
翻阅《古文观止》,其中名篇佳句俯拾即是、韩愈《师说》中的“传道受业解惑”,可思“道解”之名、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心旷神怡”,取“心旷”,则有胸襟开阔之意、这些名字,少了几分风花雪月,多了几分沉稳与担当。
《说文解字》与《康熙字典》:返璞归真,正本清源
在选定心仪的字词后,切莫忘记查阅字书,探其本源、《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字典,它解析了汉字的形、音、义,能让你明白一个字最初的、最核心的含义、有些字看似美好,本义却可能并不吉利、通过溯源,可以避免这类误区。
《康熙字典》则更为详尽,收字宏富,考证精审、当你对一个字的读音、用法、寓意有所疑虑时,翻开它,便能得到最权威的解答、借助这两部工具书,不仅能确保名字寓意精准,还能在字形结构上进行考量,选择笔画匀称、书写美观的汉字,让名字形神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