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设宴请关公解签 周瑜鲁肃

2025-11-21 18:56:40 来源:天测网

江风渐冷,枫叶半红、东吴大都督鲁肃,于陆口设下一席雅宴,柬帖专程送至对岸,恭请镇守荆州的关云长君侯、帖上言辞恳切,只叙旧谊,不谈军国大事,称于附近古刹偶得一签,百思不解,闻君侯义薄云天,神明亦当眷顾,特请其指点迷津。

这封请柬,在关羽的案头,仿佛一块烧红的烙铁、帐下诸将纷纷劝阻,言道东吴觊觎荆州久矣,鲁肃此举,必是鸿门宴,名为解签,实为索地、周仓更是按捺不住,声称愿代君侯前往,若鲁肃有丝毫异动,便让他人头落地。

关羽抚着他那闻名天下的美髯,丹凤眼半眯,将请柬轻轻一推、他岂会不知鲁肃的心思?孙刘联盟,因荆州归属问题早已裂痕丛生、鲁肃为人虽宽厚长者,但身为东吴都督,肩上扛的是孙权的江山社稷、这次名为解签的宴请,不过是想在文场上,不动刀兵,探一探自己的虚实,讨一个说法。

去,还是不去?若不去,岂不显得蜀汉无人,他关某心虚胆怯?他一生傲骨,何曾畏惧过半分、他心中明镜似的,这不仅是一场宴席,更是一场关乎荆州、关乎蜀汉颜面的无形战场。

备马、关羽的声音不高,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自带数人,轻舟简从,会一会子敬。

宴设在临江的水榭之中,四面通风,可见大江东去,气势开阔、鲁肃一身儒袍,早已在榭前等候,见关羽乘小舟而来,身后仅带周仓等寥寥数人,心中暗自钦佩其胆魄、关羽青巾绿袍,威风凛凛,虽是赴宴,腰间青龙偃月刀的刀柄却未离手,那股迫人的气势,让周围的东吴伏兵都感到一阵心悸。

宾主落座,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席间气氛看似融洽,实则暗流涌动、双方的随从,眼神交错间,皆是凛然的杀气、鲁肃放下酒杯,轻叹一声,从袖中取出一支竹签,签上朱砂小字,笔迹古朴。

云长,非我故弄玄虚、鲁肃将竹签递上,此乃我在甘露寺所求,寺中住持亦无法解说明白,只说关乎天下大势,需有缘人方能勘破、我思来想去,当世英雄,能引动天机者,非云长莫属。

关羽接过竹签,目光一扫,只见签上四句偈语:

龙陷浅滩,虎卧平阳。

风雷未动,静待天光。

鲁肃紧盯着关羽的脸,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引导的意味:云长你看,这‘龙陷浅滩’,龙者,主公(刘备)也、漂泊半生,方得荆州这块立足之地,然此地四面受敌,岂非‘浅滩’?这‘虎卧平阳’,虎乃百兽之王,威震华夏,正是君侯写照、然屈居一隅之地,英雄无用武之地,岂不正是‘平阳’受困?

鲁肃宴请关羽地点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恳切:至于后两句,‘风雷未动,静待天光’、依我愚见,此乃神明示警、所谓风雷,乃东吴兵甲之盛、若我主兴兵,则风雷大作,玉石俱焚、神明慈悲,劝君侯暂且忍耐,归还荆州,退守西川,静待天下时机变化,方是上策、此非我一人之言,实乃天意昭昭。

鲁肃一番话,引经据典,将签文与荆州局势丝丝入扣地联系起来,言语间既有威胁,又有关切,攻心之术,已臻化境、帐内东吴诸将,无不屏息,只等关羽如何应对。

周仓在后,已是怒目圆睁,手握刀柄,青筋暴起。

关羽却面不改色,甚至嘴角还挂上了一丝冷笑、他将竹签在指尖轻轻一弹,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

子敬此言,差矣!

声如洪钟,震得满座皆惊。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关羽凤眼圆睁,精光四射,仿佛能洞穿人心,‘龙陷浅滩’,不错,龙者,非我主,乃当今汉室天子!天子蒙尘,被曹贼挟持于许都,此方是真正的龙陷浅滩!‘虎卧平阳’,虎者,我关某也、我奉我主之命,镇守荆州,北拒曹操,东和孙权,为的是匡扶汉室,扫清寰宇、此地乃兴复汉室的前沿,并非什么平阳之地!

他站起身来,踱了两步,自有一股睥睨天下的气概。

至于‘风雷未动,静待天光’,子敬更是解反了!关羽的声音愈发高亢,我蜀中大军,兵精粮足,诸葛军师运筹帷幄,这便是将要兴起的‘风雷’!所谓‘天光’,便是我等挥师北伐,澄清玉宇,重开大汉天日的那一刻!神明此签,非是警示,而是勉励!勉励我关某,要坚守此地,枕戈待旦,只待西川风雷一起,便可席卷中原,克复旧都!子敬,你以为然否?

一番话,掷地有声,将鲁肃的解读批驳得体无完肤,更将一个守字,说成了匡扶汉室的攻字、他不仅解了签,更是借解签之名,向东吴宣告了自己寸土不让的决心和北伐中原的雄心。

鲁肃脸色几度变换,从最初的胸有成竹,到震惊,再到无奈的苦笑、他本想用一场文斗来兵不血刃地解决问题,却未料到关羽的意志竟如钢铁一般坚不可摧,言辞更是锋利如刀、他知道,再说下去已是无益。

这一场以解签为名的宴席,最终在关羽的朗声长笑中结束、他将酒杯中的酒一饮而尽,不带半分迟疑,率众登船而去、只留下鲁肃一人,手握那支已经毫无意义的竹签,望着滚滚东逝的江水,长叹不已、江风吹过,水榭中的残羹冷炙,仿佛在诉说着一场不见刀光剑影,却早已分出高下的较量。

根据您的命盘精准计算,排除方位冲煞等不利之日,为您精心挑选黄道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