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吉,乃华夏先民顺天应时之智慧,其根植于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之学,以求天时、地利、人和之谐、公元226年,岁次丙午,正值三国纷争之际、是年五月,魏文帝曹丕驾崩,太子曹叡继位,吴王孙权攻略江夏,蜀汉丞相诸葛亮则厉兵秣马,筹备北伐、于此风云变幻之大时代背景下,凡人嫁娶、商贾开市、官府兴造,莫不循古法,择一吉日,以图安顺、今人回望,探究彼时之吉日,亦可窥见古人生活之严谨与对未来的期盼。
论及黄道吉日,其核心在于“神煞”之说、天有星辰,地有神煞,吉凶随日月流转而变、黄道者,太阳在天际运行之轨迹也,沿途有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六大吉神值守,此六神所在之日,便是黄道吉日、反之,若遇天刑、朱雀、白虎、天牢、玄武、勾陈六凶神,则为黑道凶日,诸事不宜、除此,尚需结合建除十二神、二十八星宿、日柱干支与生肖冲煞等诸多要素,方能定夺一日之休咎。
下,即为公元226年(魏黄初七年,蜀汉建兴四年,吴黄武五年)十二月,亦即农历丙午年十一月下旬至十二月上旬之吉日详考。
公元226年12月5日(农历十一月廿二日)
干支: 丙午年 己亥月 庚申日
吉神: 青龙、天贵、驿马、天后
建除: 成日
冲煞: 日值庚申,与生肖虎(寅)相冲、属虎者此日行事需格外审慎。
宜: 嫁娶、纳采、订盟、祭祀、祈福、求嗣、开光、出行、解除、安床、栽种、移徙、入宅、会亲友、进人口、纳畜、牧养、塑绘、竖柱、上梁。
此日为青龙值守之“成日”,寓意成就、圆满、嫁娶缔结良缘,可得琴瑟和鸣之福、开光点眼,可使神像灵验,护佑家宅、移徙入宅,象征开启新篇,根基稳固、对于彼时战乱中的百姓而言,能于此日安家立业,乃是莫大之幸事。
忌: 行丧、安葬、开市、交易、立券、伐木、作梁。
“成日”利于新生与建立,故与丧葬等事相悖、开市立券等商业活动,虽非大凶,但此日金气过旺,恐有争端,不如另择吉日。
公元226年12月8日(农历十一月廿五日)
干支: 丙午年 己亥月 癸亥日
吉神: 明堂、天德、月德、四相
建除: 开日
冲煞: 日值癸亥,与生肖蛇(巳)相冲、属蛇者此日应避免重大决策。
宜: 开市、交易、立券、挂匾、纳财、开光、出行、入宅、移徙、安床、纳畜、入殓、移柩、安葬、立碑。
此日为明堂黄道,又逢天德、月德两大吉星,可谓吉庆、尤以“开日”为要,象征开启、通达,最宜开张经营、三国时期,商业往来频繁,无论是蜀锦之贩运,抑或吴盐之交易,择此吉日开市,必能图个财源广进、一本万利的好彩头、此日水行旺盛,利于安葬之事,可使逝者安息,后人得福。
忌: 动土、破土、嫁娶、作灶、探病。
“开日”气场流动,不宜动土破土,以免惊扰地脉、嫁娶之事,虽为吉事,但此日亥亥自刑,略有不美,非上上之选。

公元226年12月17日(农历十二月初四日)
干支: 丙午年 庚子月 壬申日
吉神: 青龙、不守塚、鸣吠
建除: 成日
冲煞: 日值壬申,与生肖虎(寅)相冲、属虎者需避此日。
宜: 嫁娶、订盟、纳采、祭祀、祈福、求嗣、裁衣、冠笄、安床、作灶、移徙、入宅、安香、入殓、移柩、安葬、谢土、修造、会亲友、竖柱。
时至腊月,年关将近,此日又逢青龙“成日”,是嫁娶、入宅的绝佳时机、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在寒冬腊月完成终身大事,或迁入新居,意味着一年的辛劳有了归宿,也为来年积蓄了希望、彼时社会动荡,一个安稳的家庭是所有人的期盼、竖柱上梁,修建屋舍,亦能得坚固久安之效。
忌: 出行、掘井、词讼、栽种。
此日申金当令,金气肃杀,不宜远行、词讼之事,易生口舌是非,难以善了。
公元226年12月20日(农历十二月初七日)
干支: 丙午年 庚子月 乙亥日
吉神: 明堂、五富、益后、要安
建除: 开日
冲煞: 日值乙亥,与生肖蛇(巳)相冲、属蛇者当戒。
宜: 开市、交易、立券、纳财、挂匾、栽种、安床、移徙、入宅、出行、求医、治病、会亲友。
又是一个明堂“开日”,且有“五富”、“益后”等财星拱照,是进行商业活动、求财纳福的良辰、对于手工业者、商人而言,在此日推出新品、签订契约,或是清算一年账目,都有利于事业发展、栽种之事,虽值寒冬,但对于某些温室作物或为来年春耕做准备,亦是适宜。
忌: 嫁娶、安葬、动土、作灶、探病。
此日虽吉,但不宜婚嫁与丧葬,气场与此二事不合、动土作灶,恐引动凶煞,亦在所不取。
择吉之要义
观上述吉日可知,即便同为黄道吉日,其所宜所忌亦大相径庭、这正是择吉学的精妙所在:并非一日吉则百事皆宜,而是要根据所行之事,匹配最适宜的天时气场、如同良将用兵,需因时、因地、因敌而制宜。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通书所载之吉日,乃为普罗大众之选,为“天时”之利、若要臻于完美,尚需结合个人之生辰八字,即“命理”、个人八字与当日干支若能形成相生相合之局,则为吉上加吉;若不幸相冲相克,则吉日亦可能转为平常甚至有碍、故古人常言:“不得真龙得年月,也应富贵旺人家”,意指即便风水宝地(真龙)难寻,若能选对吉日良辰(年月),也能助人事兴旺。
回望三国那个英雄辈出、烽烟四起的年代,无论是诸葛亮借东风,还是司马懿择日出征,背后都蕴含着对天时规律的深刻洞察、而对于挣扎求存的寻常百姓,选择一个嫁娶、入宅、开市的吉日,便是他们于乱世之中,所能把握的,为数不多的,对美好生活的虔诚祈祷与积极争取、这些记录在历书上的吉日,不仅仅是冰冷的干支符号,更承载着千百年来,华夏先民对安宁、富足与和谐的永恒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