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上牌,本是人生一桩乐事,可面对选号系统里琳琅满目的字母与数字组合,许多人却犯了难、数字的吉凶,民间早有定论,如避“4”喜“8”,但字母的选择,其中的门道与讲究,同样不可小觑、一块小小的车牌,悬于车尾,日夜相随,它不仅是车辆的身份标识,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车主的心境。
混淆之患:O与I
字母“O”与“I”是选号时最应审慎对待的两个、这并非源于什么玄学,而是纯粹的实用主义考量、字母“O”与数字“0”在外观上几乎难以分辨,字母“I”与数字“1”也极易混淆。
试想一下,在高速公路的电子抓拍系统下,模糊的光线或轻微的角度偏差,就可能让“O”被误读为“0”,从而导致违章信息记录错误、停车场自动识别系统更是如此,多少车主因为车牌上的“I”或“O”被误判,导致出场时栏杆迟迟不抬,耽误时间不说,还需人工干预,平添烦恼、这种因字形相似带来的麻烦,是实实在在的、从便利性与准确性的角度出发,避开这两个字母,能省去日后不少潜在的麻烦。
谐音之忌:D、B、S、T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谐音是其中一个有趣的现象,但在选号这件事上,不吉利的谐音却成了人们心中的一根刺。
字母D:这个字母本身并无不妥,但其发音容易让人联想到“Down”(向下、掉落),有走下坡路的寓意、在一些方言或网络语境中,它还可能与“笨蛋”、“呆”等词语产生关联、行车上路,求的是一帆风顺,平稳向上,一个带有“下坠感”的字母,自然不受待见。
字母B:这个字母的忌讳程度可能更高、在中文网络环境中,“B”常常与不雅词汇挂钩,尤其当它与数字“2”或者字母“S”组合时,其侮辱性含义不言而喻、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座驾每天顶着一个带有骂人意味的标签招摇过市、这已经超越了迷信的范畴,进入了社会文化与个人体面的层面。

字母S:与数字“4”一样,“S”的发音与“死”字相近、对于生命安全极为看重的驾驶行为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刺耳的谐音、无论是单独出现,还是与数字“4”组合成“S4”或“4S”,都给人一种不祥的心理暗示、哪怕明知是无稽之谈,但那份心里的别扭劲儿,足以让人放弃选择。
字母T:“T”的发音让人联想到“停”、对于事业或生活,人们期盼的是不断前进,而非停滞不前、车轮滚滚向前,车牌上却带个“停”字,总觉得有些“触霉头”、部分人还会联想到“退”,寓意后退、倒退,与积极向上的心态相悖。
组合之煞:特定字母组合
单个字母的寓意或许还可商榷,但某些特定字母组合,则几乎是公认的“雷区”,其负面含义直白而强烈。
SB / S-B:这无疑是车牌组合中的“头号禁忌”、其含义在中国社会人尽皆知,带有极强的侮辱性、将这样的组合挂在车上,不仅会引来异样的目光,甚至可能在路怒症等冲突中成为对方的嘲讽点。
WC:公共厕所的国际通用缩写、虽然看似只是个功能性词汇,但将其与爱车绑定,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滑稽与尴尬、爱车成了“移动厕所”,这对于任何一位车主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
MD / CNM / NMD:这些都是网络上常见的脏话拼音缩写、它们的出现,直接拉低了车主的形象与品味,显得粗俗且缺乏教养、车如其人,一块充满戾气的车牌,很难让人对车主产生好的印象。
FBI / CIA:这类组合虽然没有负面含义,但会显得过于张扬和滑稽,容易引人注目,甚至可能招来不必要的盘查、低调安稳,才是多数车主的心愿。
车牌,不过是车辆的身份铭排,承载的更多是车主的情感与期盼、选择一个顺眼、顺心、没有不良寓意的号码,并非迷信,而是为了求得一份心安理得、行车在路上,平顺安稳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避开那些可能带来混淆、引发不悦联想的字母与组合,选一块让自己每次看到都心生欢喜的车牌,这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建设、毕竟,驾驶的乐趣,始于一份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