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二零二六年,于书斋之中,常闻人问及星座之历法,或言阴历,或言阳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今日得闲,便将此中关窍梳理一番,以解众人之惑。
星座的根基:太阳的轨迹
欲问星座归属何种历法,必先探其源头、今日你我所谈论之星座,如白羊、金牛、双子之属,其体系源自数千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后由古希腊人发扬光大,称之为“西洋占星术”、此术之核心,在于观测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运动轨迹。
古人仰望星空,将太阳一年间行经的路径,描绘成一个圆圈,谓之“黄道”、他们再将这黄道平均划分为十二个区域,每个区域以其间最显著的星座命名,便成了我们熟知的“黄道十二宫”。
您的“太阳星座”,指的便是您出生那一刻,太阳正行至黄道十二宫的哪一个区域、譬如,若您生于春分之后、谷雨之前,此刻太阳正位于白羊宫内,那么您的星座便是白羊座。
由此可见,星座的划分,其准绳在于太阳于天穹黄道上之运行轨迹、而记录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历法,正是“阳历”,亦称公历、西历、阳历的一年约三百六十五天,恰好是地球绕日一周的时间、星座的计算,从根本上说,是严格遵循阳历(公历)日期的、您的身份证或护照上的出生日期,便是判断您星座的唯一依据。
为何常有此问?阴历在中华文化中的分量
西洋占星之法理既明,然则为何在华夏大地,此问不绝于耳?其根源,在于我们血脉中流淌的历法记忆。
中华文明数千年来,一直以“阴历”为基准来纪年、纪月、纪日、此处的“阴历”更为准确的称呼是“农历”,一种阴阳合历、它既参照月亮绕地球运行的周期来定月份(朔望月),又通过设置闰月的方式,使其年份的平均长度与阳历的回归年相近,从而能指导农业生产,对应四时寒暑。
从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庆祝,到婚丧嫁娶、乔迁开市择选吉日,再到每个人都无比熟悉的“生肖属相”,无一不是以农历为准、一个婴儿呱呱坠地,长辈们首先问询的,往往是他的农历生辰,即“生辰八字”、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习惯,使得人们在接触到“星座”这一舶来概念时,很自然地会产生疑问:这个“洋玩意儿”,是不是也该用我们习惯的农历来算?

这种混淆情有可原,却是对两种不同文化体系的误读、将用于指导农耕、标记节令的农历,去套用一个基于太阳轨迹的占星系统,便如以棋盘之规,度量球场之界,终究是南辕北辙。
一例辨明:生日日期与星座划分
我们不妨举一实例,以便彻底厘清。
假设有一人,其阳历生日为2026年1月25日、按照公认的星座日期划分,1月20日至2月18日出生的人属于水瓶座、那么,此人的星座无疑是水瓶座。
我们再查阅当年的日历、2026年1月25日,对应的农历日期是“丙午年腊月初七”、若有人固执地想用农历来寻找星座,他可能会去查找“腊月初七”对应的星座,但这根本是一个不存在的换算方式、或者,他可能会误以为,既然农历还在“马年”,是否应该参考与马年相关的某些特质?这便将星座与中国的生肖完全搞混了。
星座的日期划分是相对固定的,每年虽有微小浮动,但大致区间不变、例如,摩羯座通常始于12月22日左右,终于1月19日左右、这个划分的依据是太阳进入摩羯宫的时间点、无论这一天的农历是冬月还是腊月,是何年生肖,都不会改变其摩羯座的本质。
东方智慧的另一片星空:生肖与八字
星座看阳历,生肖算农历、这两种体系,各自独立,并行不悖,共同构成了人们探索自我与命运的多元视角。
生肖,以十二地支纪年,十二年一轮回、您的属相,取决于您出生年份的农历年份、譬如,农历丙午年(马年)出生的人,无论其阳历生日在一月还是十二月,其生肖皆属马、生肖的划分节点,是以“立春”为界,还是以“正月初一”为界,历来亦有不同说法,但其归属于农历体系是确定无疑的。
比生肖更为精密的,是我国古代的命理学,如“八字”、它将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用天干地支组成八个字,再结合阴阳五行、节气变化等复杂理论,来推演一个人的性格、运势、八字的排盘,其月份的划分依据是“二十四节气”,而节气本身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的,本质上是一种阳历体系的体现、但这套体系的复杂与深邃,与西洋占星术的逻辑截然不同,不可同日而语。
故而,当您下次与朋友谈论起自己是狮子座的骄傲,或是双鱼座的浪漫时,请务必记住,这份定义来源于您阳历生日那天,太阳赠予您的独特印记、而您生肖属相所承载的传统祝福,则深藏于那古老而亲切的农历之中、二者一西一中,一阳一农,各行其道,共同丰富了我们对时间的理解和对自身的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