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谈命,却不知命盘之上,早已暗藏解法、命数如舟,时运如水,而知识,便是那定航之舵,破浪之帆、观人无数,贫道发现,凡能脱颖而出、扭转乾坤者,其行事轨迹,往往暗合了命理中的几句要诀、今日,便将这四句“八字成语”道破,望有缘人得之,以学识为舟楫,渡命运之沧海。
一、身弱印旺,以学为药
命盘之中,日元天干代表自身,称之为“身”、身之强弱,关乎一个人承担财官、驾驭运势的根本能力、所谓“身弱”,并非指体格羸弱,而是指八字格局中,自身能量不足,根基不稳,易随波逐流,遇事多有心无力,难承大任、这类命格之人,常感时运不济,机遇眼前流走,如风中残烛,看似光亮,一阵强风便可能熄灭。
何以为药?唯有“印星”、印,在五行生克中,为生我者、于人事,代表学问、知识、长辈、贵人、后台与庇护、命理讲“身弱喜印生扶”,此言不虚、印星如甘霖雨露,滋养日元这棵禾苗;又如坚实靠山,为身弱者提供源源不绝的能量与底气。
故而,“身弱印旺”的第一重天机,便是以学为药、当你自觉气力不济、前路迷茫时,莫要怨天尤人,向外求神拜佛,不如向内求索,静心读书、你读过的每一本书,学到的每一门技艺,都在为你补充“印”的力量、知识的积累,会潜移默化地增强你的气场与判断力、从前看山是山,混沌一片;有了学识,便能看清山脉走向,寻得路径、这便是印星带来的“生扶”之力、当你的知识储备足够丰厚,你的“身”便由弱转强,内心坚定,眼神笃定,自然能担得起财富,扛得住压力,抓住曾溜走的机遇。
二、食伤生财,以技为犁
若说印星是内功心法,是输入与积累,那么“食伤”便是外化招式,是输出与创造、食伤,我所生者,代表一个人的才华、技艺、创意、口才与表达能力、财,我所克者,代表财富、目标、成果与所能掌控的资源、命盘中,若只有印星而无食伤,便是“书呆子”,满腹经纶却无处施展,如宝剑藏于匣中,不见锋芒。
“食伤生财”的道理,便是将内化的知识(印)转化为外在的技能(食伤),再通过这些技能去创造价值(财)、这是一条完整的能量转化链、知识本身不直接产生金钱,但通过知识淬炼出的技艺可以、这便是第二重天机:以技为犁。

土地再肥沃,若无犁去耕种,也只会荒草丛生、你的头脑便是那片沃土,而你掌握的专业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艺术,就是那把锋利的犁、在当今这个时代,一纸文凭(印)只是敲门砖,真正决定你能走多远的,是你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食伤)、你钻研代码,写出能改变生活的程序;你深谙人性,做出打动人心的设计;你博览群书,写出振聋发聩的文章、这些都是“食伤”在发挥作用,将无形的智慧,转化为世人认可并愿意为之付费的有形价值、莫要空坐书斋,当将所学付诸实践,去耕耘属于你的那片田地,财富与成就自然随之而来。
三、官印相生,以识为阶
人生在世,非独求财,亦求立身之本,社会之位、这便涉及到了“官星”、官,克我者,代表事业、地位、规则、纪律与社会认同、官星是一把双刃剑,对于身强之人,是功名利禄;对于身弱之人,则是压力与束缚,谓之“官杀克身”。
如何让官星为我所用,化压力为动力?关键在于“官印相生”、官星能够生印星,印星又能回头来生扶自身、这是一个完美的良性循环、官,即你的事业平台、你的职责所在、当你身处其位,这个平台会给你提出更高的要求(官克身),迫使你去学习新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认知(官生印)、而你通过学习获得的智慧与能力(印),又反过来支撑你胜任这个职位,让你站得更稳,看得更远(印生身)。
这便是第三重天机:以识为阶、知识不仅是你的庇护所,更是你向上攀登的阶梯、在职场之中,能够持续晋升之人,绝非仅仅埋头苦干、他们懂得在实践中规律,将工作经验升华为方法论;他们利用平台资源,不断学习,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他们的职位(官)越高,学习的动力(印)越强,自身的能力(身)也随之水涨船高、知识与地位在此相互成就,彼此助推,最终形成坚不可摧的事业壁垒、你的见识,决定了你的位置;你的位置,又反过来拓宽了你的见识。
四、比劫帮身,以知会友
一人之力,终有穷尽;独木成林,尚需时日、命运的格局,有时也需要他人的力量来共同支撑、在八字中,“比劫”代表与你五行相同的力量,即同辈、朋友、伙伴,乃至竞争对手、对于身弱之人,比劫能够“帮身”,如同兄弟援手,众人拾柴。
人脉并非凭空而来、在一个信息高速流动的时代,最有价值的连接,往往建立在知识与价值的共享之上、你若腹中空空,思想贫瘠,即便身处高朋满座的场合,也只是一个旁观者、唯有当你在某一领域具备了深厚的学识与独到的见解,你才能吸引到同等量级的伙伴。
这便是第四重天机:以知会友、知识是你最硬的社交货币、当你能够输出有价值的观点,解决他人无法解决的难题时,优秀的人自然会向你聚拢、你通过分享知识结交朋友(比劫),这些朋友又会在关键时刻为你提供信息、资源与支持(帮身)、与高手切磋,与同行竞争(亦是比劫),更能激发你的潜能,让你在思想的碰撞中不断精进、一个由智者组成的圈子,其力量远超乌合之众、与其耗费心神于无效的应酬,不如沉下心来,将自己打造成一个知识的节点,让价值的连接自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