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乃人生大事,一纸婚书,定的是一生一世的盟约、而承载这份盟约的,便是那精挑细选的吉日良辰、择吉,并非迷信,而是古人对宇宙时空、自然规律的敬畏与遵循,是为一段新关系寻求天时、地利、人和的开端,一种“趋吉避凶”的美好期盼。
八字合婚:择吉之基石
择吉之首要,在于新人的生辰八字、年、月、日、时,四柱共八字,犹如人之命理图谱,记录了独一无二的五行气场、择日的核心,正是分析男女双方的八字,寻找一个能调和、补益彼此五行的特定日子。
通常以女命为主、古语云:“子靠出生时,女靠出嫁日”、一个好的出嫁日,被认为能为女方带来一生的福祉,进而旺夫益子,家庭和睦、择日先生首先会详批女方的八字,确定其命理的喜忌、譬如,女方八字五行喜金水,那便应选择金水之气旺盛的日期,避开火土过旺的日子。
再看男方八字,与女方进行匹配、所选之日,不能与男女双方的八字有刑、冲、克、害、例如,新郎属马(午),那么婚礼之日便不宜选在子日,因“子午相冲”、同理,所选日子的天干地支,亦不能与新人的八字天干地支形成冲克、通过这一番精细推算,选出的日子才能在命理上与新人琴瑟和鸣,而非相互冲撞。
黄道吉日与神煞之辨
确定了八字匹配的原则,下一步便是查阅历法通书,圈定大致的吉日范围、人们常说的“黄道吉日”,指的是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这六神当值的日子、这些日子被认为诸事皆宜,充满祥瑞之气。
择日之精妙,远不止于此、除了黄道吉日,还需避开各类“凶神恶煞”。
务必避开之日:
父母生辰: 俗称“红白不相冲”、婚礼为大喜之事,父母生日亦是重要日子,两者不应在同一天,以示尊重、正日与前后一日,均应避开。
三娘煞与杨公忌日: 此为民间流传甚广的凶日、三娘煞每月固定有六天,而杨公忌日则更为严苛,号称“百事不宜”、这些日子气场不顺,易生口舌是非,不利于缔结良缘。
四离日与四绝日: 此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特殊节点、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日为“绝日”,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日为“离日”、这些日子正值季节交替,五行之气混乱驳杂,磁场不稳,故不宜进行婚嫁等重大仪式。
农历鬼月: 农历七月,传统上认为是鬼门大开之时,阴气较重、为求平安顺利,多数人家会避开此月举办婚礼。

择吉之法:步步为营
掌握了基本原理,具体操作便有章可循。
第一步:圈定年份与月份。
考量年份是否为“双春”或“闰月”、所谓“双春”,指一个农历年内有两个“立春”节气,寓意“好事成双,开枝散叶”、“闰月”则有多一个月的时间,寓意“丰收、滋润”、譬如将至的乙巳蛇年(2025年),便是一个难得的“双春兼闰月”之年,对新人而言,可谓锦上添花、月份的选择,则要避开与新人属相相冲的月份,如属鼠者避开马月(农历五月)。
第二步:初选吉日。
在选定的月份里,依据历法通书,剔除前述的三娘煞、杨公忌、四离四绝等所有凶日,再排除与新人及双方父母属相相冲之日、剩下的日子,便可作为备选。
第三步:八字精批。
将备选出的若干吉日,交由专业的择日先生,结合新人的生辰八字进行最终的筛选、先生会逐一分析每个日子的天干地支五行,与新人的八字进行比对,看其是否有助益,是否形成贵人相助的格局、最终选定一至两个上上大吉之日,供新人定夺。
传统与现实的权衡
择吉之道,虽根植于传统,却也需与时俱进、在遵循核心命理原则的基础上,现代家庭亦会考量一些现实因素。
周末与假日: 为了方便亲友出席,多数新人会倾向于将婚期定在周末或法定节假日、这需要在筛选出的吉日范围内,尽量寻找与假期重合的日子。
季节与天气: 北方地区需考虑冬季的严寒,南方则要避开梅雨或台风季节、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无疑能为婚礼增色不少。
数字谐音: 中国人对数字的偏好也影响着日期的选择、带有“八”(发)、“九”(久)、“六”(顺)的日子备受青睐,而“四”(死)则为大忌、在择日时,阳历日期的数字也会被纳入考量。
最终的决定,是在尊重传统智慧的基础上,结合家庭实际情况,做出的最周全的选择、它不仅是一个日期,更是一份郑重的承诺,一个家庭对新人未来生活最深切、最朴素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