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刹香烟缭绕,木鱼声声,断续回荡在斑驳的梁柱之间、案前跪着两个年轻人,面容虽有几分相似,神色却各不相同、兄长沉稳,眉宇间透着一股坚毅;弟弟则略显急切,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盼、他们是同窗共读的兄弟,十年寒窗,只为一朝金榜题名、如今京试在即,心中忐忑,特来这闻名遐迩的庙宇,求一签,问前程。
签筒在兄长手中缓缓摇动,竹签相互碰撞,发出清脆又沉闷的声响、这声音仿佛敲在每个人的心上,带着一种宿命的沉重感、终于,一根签悄然滑落,落在冰凉的石板上。
签是上上签。
兄弟二人心中一喜,恭敬地拾起,呈给一旁闭目养神的解签老者、老者须发皆白,眼皮微抬,接过竹签,目光落在签文之上、他并未立即开口,只是用枯瘦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签上的刻字。
签文诗曰:双龙出海腾云起,一朝风雷动九天、金鳞岂是池中物,玉殿传胪第一班。
弟弟见是如此吉利的诗句,脸上的喜悦几乎要溢出来、双龙出海?莫非是指我与兄长二人皆能高中?他望向老者,急切地寻求一个肯定的答案。
老者却微微摇头,并未看他,目光依旧停留在签文上,缓缓道:此签确为大吉之兆,喻指潜龙出渊,有非凡之遇、然‘双龙出海’,龙有大小,海有深浅、腾云驾雾,需凭风雷之力、这风雷,既是时运,也是你们自身的修为、签是死的,人是活的、天机只露一线,剩下九分,要靠自己去争。
他顿了顿,将竹签递还给兄弟二人,声音平淡却蕴含深意:你们二人,同根同源,气运相连、此签应在你们二人身上,却未必是均分、一条龙或许会引动风雷,另一条龙则乘风而起、谁为风,谁为云,谁又是那条率先搅动九天的龙,签上未说,老夫也看不透、回去吧,莫再将心神耗于虚无缥缈之物,你们的书本里,才有真正的金科玉律。
一番话,如冷水泼面,让原本兴奋的弟弟冷静下来、兄长则始终沉默,只是对着老者深深一揖,将那句签是死的,人是活的刻在了心里。

自那以后,兄弟二人读书愈发勤勉、弟弟收起了浮躁,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经史子集之中、兄长则更加沉潜,不仅遍览群书,更时常与人论道,探讨时政利弊,其见解之深刻,常令同辈学子望尘莫及、那支上上签,没有成为他们懈怠的借口,反而成了一根无形的鞭子,时刻鞭策着他们、他们明白,双龙出海的盛景,不是等来的,而是要靠自己一笔一划,在一张张考卷上画出来的。
夜深人静,一灯如豆,映照着两个伏案苦读的身影、他们是兄弟,也是彼此最强的对手、弟弟在文章辞藻上华丽,兄长则在立意格局上高远、他们相互砥砺,相互补充,将彼此的学问推向了新的高度、那支签文,仿佛一个巨大的谜题,他们都想用自己的努力,成为那个最终的答案。
终于,大比之期来临、兄弟二人同赴考场,三场笔墨官司下来,只觉耗尽了毕生所学、放榜那日,万人空巷,红榜之下,人头攒动。
中了!中了!
喜报传来,兄弟二人双双高中、更令人惊叹的是,兄长竟拔得头筹,高中状元!而弟弟,亦不负众望,位列二甲,赐进士出身。
一门双进士,兄为状元郎、这等荣耀,顷刻间传遍京城、人们纷纷议论起这对兄弟的才华与勤奋,也有人想起了当年那支双龙出海的上上签。
此时再看那签文,双龙出海腾云起,果然应验、兄长是那条引动风雷的龙,凭其卓越的才识一举夺魁,声震九天、而弟弟,则乘着这股家族荣耀的风,同样实现了金鳞化龙的蜕变、玉殿传胪,念诵的第一个名字,正是兄长、这第一班的荣耀,他们兄弟二人共享了。
是签文预言了未来,还是兄弟二人的努力成全了签文?或许,解签老者的话才是真正的智慧、所谓的抽签解签,并非是窥探不可更改的命运,而是在迷茫之时,给予人一个心理上的寄托与方向、上上签,可以激发人的斗志,让人相信自己拥有成功的潜能,从而付出加倍的努力去实现它、而下下签,亦可警醒世人,让人反思己过,谨慎行事,从而规避风险。
命运的玄妙之处在于,它从不轻易示人以坦途、它给出的往往只是一句模棱两可的谶语,一个充满象征的意象、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中状元的,从来不是那一根小小的竹签,而是十年如一日的寒窗苦读,是面对诱惑与艰难时的坚守,是在看清前路漫漫后,依旧选择风雨兼程的决心、那支签,不过是点燃他们心中火焰的一点火星罢了、最终让火焰燎原的,是他们自己不曾停歇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