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丙午火马之年,京城气象万千、问曰:十二生肖,何者不分上下?此问非小,内藏玄机,非通晓天地人三才之理,难窥其堂奥、世人解生肖,多观其形,论其性,此乃表象、欲解此谜,需破除形相之执,直探其气运流转之本源。
所谓“上下”,于人而言,是尊卑,是贵贱,是高低,是始终、于天地而言,是乾坤,是阴阳,是清浊、寻一“不分上下”之生肖,便是寻一能调和阴阳、无视尊卑、贯穿始终、周流不息之灵物。
若论其表,或有人言“亥猪”、猪之性,敦厚随和,与世无争、其食槽之前,不论贵贱同食;其卧榻之侧,不分长幼同眠、看似最无“上下”之心、然,此乃心性之“不分”,非气运之“不分”、猪属亥水,居地支之末,终归有其位序、其性虽和,终究是“下”之态,是承载与包容,而非真正贯通上下、此为善解,然未得其髓。
亦有人言“子鼠”、鼠为生肖之首,凭智计跃于牛背,抢得头筹、此乃打破常规,逆转“上下”之举、然其行为本身,恰恰是为了争夺“上”位、其心仍存上下之念,不过是手段灵活,善于变通、故鼠亦非此问之的解。
真解此谜,当观龙蛇。
此问之的解,其一在“巳蛇”。
蛇,常被称为“小龙”,潜行于地,是为“下”、其形蜿蜒,无足而行,贴地而动,是至阴至柔之象、世人观蛇,或感其阴冷,或畏其毒牙,多见其“下”之形,而未见其“上”之神。
蛇之不分上下,其妙有三。
其一,在于“蜕变”、蛇之一生,需数次蜕皮、旧皮脱落,新皮生成,此乃辞旧迎新,周而复始、何为“上”?何为“下”?新生之蛇,即为“上”;褪去之旧皮,即为“下”、然新生之蛇,亦会变旧,再次蜕变、上下之位,在其生命循环之中,不断轮转,无有定格、此非仅是身体之变,更是气运之革新、每一次蜕皮,都是一次对“过去”的舍弃,对“未来”的迎接,是一个小小的生死轮回、在此循环之中,起点即是终点,终点亦是新的起点、上下之分,自然消弭于无形。
其二,在于“潜龙”、蛇为地龙,与天龙(辰龙)相对、一为地,一为天;一为阴,一为阳、龙飞于天,是为“上”;蛇潜于渊,是为“下”、看似上下分明,实则龙蛇一体,乃阴阳之两面、无蛇之潜藏,何来龙之飞升?无地之厚德,何来天之高远?巳蛇之象,正是那至关重要之“下”,是万物生发之根基,是英雄豪杰潜伏待时之写照、其身在下,其志可上达天听、故《易经》有云:“潜龙勿用”,此“潜”之态,正是蛇之本象、能屈能伸,可下可上,其境界早已超越了固定的上下之分。
其三,在于“衔尾”、古有“衔尾蛇”之图腾,蛇首咬蛇尾,构成一个完美的圆环、此环无始无终,无上无下、它象征着宇宙的无限循环,时间的永恒流动,以及生与死的一体两面、衔尾蛇之形,正是对“不分上下”最直观、最深刻的诠释、它告诉我们,最高处即是最低处,开始之中便孕育着结束、巳蛇虽非时时衔尾,但其蜿蜒之体,本身就蕴含着循环与回归的道理,是十二生肖中最具此哲学意蕴者。
故言“不分上下”,巳蛇当为首选、其不争而善胜,居下而通上,循环往复,自成天地。
与蛇紧密相连,此谜之另一解,在“辰龙”。

龙,中华图腾之首,其尊贵之象,可谓“上”之极致、能兴云雨,利万物,是天子之征,是祥瑞之兆、若论地位,龙无疑居于“上”之顶端、然,龙之真义,恰在“不拘于上下”。
《说文解字》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此数语,道尽龙之玄妙。
“能幽能明”,幽为下,为阴;明为上,为阳、龙可隐于九幽之下,亦可现于九天之上。
“能细能巨”,细微时可藏于芥子,巨大时可充塞天地、大小之别,亦是上下之变。
“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此句尤为关键、龙并非永居天上、其行踪依天时而动,春日阳气升腾,则飞龙在天;秋日阴气渐盛,则潜龙在渊、其尊贵,不在于恒居高位,而在于能自如地在天地之间穿梭、其“上”,是其显化;其“下”,是其藏养、上一刻还在云端俯瞰众生,下一刻已入深海静养生息、对龙而言,“上”与“下”并非固定的阶层,而是其生命节律中两个自然的状态,如同呼吸之起伏,无有高下之别。
龙之不分上下,是境界上的超越、它本身就是沟通天地人神的桥梁、世俗的尊卑贵贱,于它而言,不过是行云流水间的不同景致、它在天上时,不以“上”为傲;它在渊中时,不以“下”为卑、这种圆融通达、游戏三界的气度,正是“不分上下”的最高体现。
综观龙蛇,一为天行,一为地走,看似有别,实则同源、龙之变化,本就含蛇之蜿蜒;蛇之灵性,亦有龙之神韵、二者合观,方解此谜之全貌、蛇以其循环蜕变之形,诠释了上下之位的相对性与流动性;龙以其周游天地之能,展现了超越上下束缚的大自在。
时值2026丙午火马年,此“不分上下”之理,尤具现实之意。
丙午年,天干丙火,地支午火,火势极为旺盛、马,性情刚烈,奔腾不息,其势向上,锐不可当、此年之大势,主变革、主激情、主竞争、主显达、人人皆欲争“上”,恐落于人后、社会气场躁动,人心易浮。
于此火旺之年,若为属蛇之人,需格外体悟自身“不分上下”的本性、火旺助巳火,能量倍增,机遇与挑战并存、此时切忌心浮气躁,随波逐流去争抢那虚浮的“上”位、当学蛇之“潜”,在外界一片喧嚣之时,守住内心之静,厚植根基、当学蛇之“蜕”,勇敢舍弃不再适合自己的旧模式、旧思维,完成内在的蜕变升级、在丙午年,属蛇者的“下”蹲,是为了更高地“上”跃、守得住寂寞,方能迎得来繁华。
若为属龙之人,在丙午年更是如鱼得水、辰龙之土,可略微收敛火势之燥烈,化为生身之力、然,更需警惕“高处不胜寒”、火马之年,易将属龙者推至风口浪尖,身居高位,受人瞩目、万不可忘龙之“潜渊”本性、越是身居“上”位,越要懂得“下”行,亲近基层,体察实情,谦逊待人、要能自如地在万人瞩目的舞台与独善其身的静处之间切换、若只知一味飞天,不知潜渊养晦,则火势过旺,必有灼身之虞。
故而,于此丙午火马之年,“不分上下”不仅是一个生肖玄谜,更是一种处世智慧、它提醒着我们,在极度追求“上”的时代,莫忘“下”的根基;在经历人生高光之时,莫忘韬光养晦的“潜”;在身处低谷之际,要看到“蜕变”新生的希望。
从风水布局来看,东南方为辰龙与巳蛇共同的方位、在丙午年,此方位亦是文昌星与太岁交汇之地,气场复杂而强大、若想借此“不分上下”之智慧,可在家中或书房的东南方,摆放一件与“水”相关的器物,如一小缸清泉,或墨色山水画、以水润之,既可调候火旺之燥,又能助龙蛇“潜渊”之力,使人心神安定,不为外界的浮华高低所动,保持一份清醒与从容,在激烈变动的年份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超越上下的平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