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商云集,逐鹿市场,一个寓意吉祥的公司名号,便如战旗,高扬于商海之上,未战而先有三分气势、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言虽源于古,于今日之商道,依然是金科玉律、企业的名号,是其精气神的凝聚,是其文化与愿景的宣言,更是与客户结缘的第一声问候。
公司名号,基业之始
一个上佳的公司名,其价值远超一个简单的代号、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心、对内,能凝聚员工的归属感与自豪感,让众人拾柴火焰高;对外,能予客户以信赖感与好感,使其在众多选择中,对你青眼有加、响亮而吉祥的名号,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是品牌传播中最直接、最经济的利器、它如同一粒饱满的种子,种下了,便有了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的希望。
探寻佳名之道,有章可循
为公司择名,非信手拈来之事,需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其间门道,大体可归为几路。
音韵铿锵,朗朗上口
名号首先是用来听与说的、一个拗口、难记的名字,无异于自设壁垒,阻碍传播、好的名字,读来应有音律之美,平仄和谐,字音响亮、譬如“华为”,音节分明,气势雄浑,传递出中华有为的磅礴之气、又如“百度”,源自“众里寻他千百度”,音律优美且富有文化底蕴、试想,若取名“涩克”,音调沉闷,寓意阻塞,听者不适,说者别扭,生意如何能畅通无阻?
字义深远,意蕴万千
汉字之美,在于形音义三者合一、择名用字,当取其积极、光明、宏大之意、诸如:
“泰”:取安稳、祥和之意,如“泰康”、“泰和”,寓意基业稳固,国泰民安。
“盛”:取兴旺、繁茂之意,如“盛大”、“百盛”,寓意事业蒸蒸日上,气象万千。
“瑞”:取祥瑞、吉兆之意,如“瑞幸”、“瑞安”,寓意好运连连,平安顺利。
“达”:取通达、成功之意,如“万达”、“信达”,寓意四通八达,使命必达。

将这些蕴含美好祝愿的单字加以组合,便能生发出无穷变化、例如一家从事物流行业的公司,可取名“四海通达”,既点明了行业属性,又寄托了业务遍及天下的雄心、一家从事餐饮的,可名“悦膳坊”,“悦”是食客的心情,“膳”是食物的品质,“坊”则带有一丝匠心传承的古韵。
融汇文化,彰显格局
真正高明的命名,是能从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瀚海中汲取灵感、引经据典,不仅让名字脱离俗套,更赋予了品牌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精神气质。
一家科技公司,若取名“观澜”,便有“观水有术,必观其澜”的深意,象征着洞察行业波澜,立于技术潮头、一家教育机构,取名“致远”,则出自诸葛孔明《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其育人宗旨与高远追求,不言自明、这样的名字,让人一望即知其志向与格局,顿生敬意。
契合行业,顺应规律
命名还需与所属行业的气场相合、地产品牌多用“安”、“居”、“城”、“邦”等字,给人以安稳、信赖之感,如“万科”、“保利”,皆是此道、科技公司则偏爱“芯”、“云”、“数”、“讯”等字,彰显其技术前沿的特性。
更深一层,可考量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学说、行业有其五行属性,创始人亦有其命理喜好、若能使公司名号的五行与行业、主事者相生相合,便被认为能得天时地利,助益运势、例如,互联网行业多属火,若创始人命理喜木,则可取带“木”字旁或木属性的字,构成木火相生之局,如“荣”、“森”、“艺”等字,寓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命名之禁忌,避之为上
有吉便有凶,有美亦有拙、择名之时,有几处陷阱需极力避开。
忌讳寓意不明或歧义、 有些词语单独看并无不妥,组合起来却可能产生令人啼笑皆非甚至厌恶的联想、例如,“尚品”本意为时尚的品质,但若发音不准,易被听成“丧品”,于商业而言,是大忌。
忌讳生僻晦涩,诘屈聱牙、 为了追求独特性而使用一些无人认识的生僻字,是命名的大忌、名字是用来沟通的桥梁,而非考验学问的谜题、客户念不出、写不出、记不住,这生意还如何做起?如取名“犇鱻科技”,字形虽奇,却阻碍了九成以上的潜在客户。
忌讳盲目仿效,失了自我、 见他人之名气大,便取相似之名,此为东施效颦,非但不能借光,反而显得格局低下,易引来官司纠纷、名字应有自己的风骨,是企业独特身份的象征,而非他人的影子。
公司之名,是为帆,是为舵、一面好帆,能借八面来风,助企业之舟在商海中行得更快、更远、一尊好舵,能定发展航向,引企业于风浪中稳步前行,直达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