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老黄历,为求一个吉日,常会见到安葬、破土等条目下注有有天有地四字,这便是择日学问中的一道门槛、许多人见此不明其意,以为只要写着这四字便是大吉,实则不然、这四个字背后,藏着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三才合一的深邃哲理。
所谓天,指的是天时,即时间的能量、具体到黄历择日,便是指某一个特定的日子,由其年份、月份、日子的天干地支所构成的综合气场、一个有好天时的日子,意味着当天的宇宙能量流动是顺畅和谐的,适合进行某些特定的活动、比如,某日干支组合生旺有情,又无各种神煞阻碍,便可称之为一个好日子,这便是有了天。
光有天是远远不够的、所谓地,指的是地利,即空间的方位、在安葬这类与土地紧密相关的事情上,地尤为关键、它具体指向坟墓或阴宅的坐山朝向、风水学将周天三百六十度划分为二十四个方位,称之为二十四山、每一座坟茔都有其具体的坐向,例如坐北朝南,在风水罗盘上可能是坐子向午或坐壬向丙等、这个坐山,便是地的核心。
有天有地的真正含义是:当日的天时(天),与所选坟茔的坐山(地),二者之间不仅不相冲克,而且能够互相生扶,达成和谐共振、唯有如此,方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吉日、这就好比一场完美的演出,不仅需要才华横溢的演员(天时),还需要一个量身定做的舞台(地利),二者相得益彰,方能成就经典。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日子对于某个具体的坟茔来说,是否有天有地呢?这就要看日子与坐山之间的关系、核心在于一个煞字、黄历上常会标注是日煞东、是日煞南等字样、这个煞,指的就是当天不吉利的方位、如果某日的日辰地支与某个方位形成冲、克、刑、害等不良关系,那么这个方位在当天就是有煞的。
举个例子来说明、譬如,黄历上记载某日为甲子日,地支为子、在十二地支中,子与午是正冲的关系(子午冲)、午对应的方位是正南方、甲子日这一天,其气场与正南方位是冲突的,这一天便是煞南、若是要安葬的坟茔恰好是坐午向子(坐南朝北),那么它的坐山就是午山、在这种情况下,用甲子日去安葬一个坐午山的坟,就犯了日冲山的大忌、这一天对于别的坐向或许是吉日,但对于这个坐午向子的坟茔来说,便是有天无地——日子本身的天时不错,但与此地的地利犯冲,绝不可用。
反之,如果一个日子能够与坐山形成三合、六合等良好关系,那便是锦上添花、例如,某日地支为申,坟茔坐山为子或辰,因为申子辰是三合水局,能够互相助旺,这样的日子对于这个坐向的坟茔来说,就是有天有地的上佳选择。
由此衍生出另外几种情况:

有天无地:指日子本身的天干地支组合不错,是个吉日,但恰好与你所要用的那个坟茔的坐山方位犯冲、就像上文提到的甲子日与午山的关系、这种情况意味着,这个吉日虽好,但你用不上,必须避开。
无天有地:指日子本身的天干地支组合并不理想,甚至带有凶煞,是个平常或偏凶的日子、但它恰好不冲克你的坐山,甚至还能对坐山有所补益、这种情况通常也不建议采用,因为天时是根本,根基不稳,纵使地利无碍,也难有长远吉庆。
无天无地:这是最差的情况、日子本身就凶,同时又冲克坐山,可谓凶上加凶,是择日中的大忌,必须坚决摒弃。
在看黄历时,不能只简单地看宜安葬三个字,然后找到一个标着有天有地的日子就以为万事大吉、正确的步骤是:
必须明确自己家坟茔的精确坐山朝向、这通常需要借助罗盘,或请专业的风水先生来测量、这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前提,不知道地的具体情况,就无从谈论天是否与之匹配。
在黄历上筛选出几个备选的宜安葬的吉日。
逐一核对这些备选吉日所冲煞的方位、黄历上一般都会有明确标注,如煞东、煞西等、将冲煞方位与自家坟茔的坐山方位进行比对、凡是日辰冲煞坐山的日子,无论它看起来多好,都要第一时间排除。
从剩下的日子中,再结合亡者和主事后人的生辰八字等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筛选,选出一个天、地、人三者皆宜的至吉之日、黄历只是一个普遍性的参考,如同天气预报,提供大范围指引、而专业的择日,则是个性化的定制,需要将当事人的信息融入其中,进行精密计算,其复杂程度远非一本通用黄历所能涵盖。
弄懂了有天有地,才算真正开始理解了中式择日的精髓、它告诉我们,万事万物并非孤立存在,时间与空间、人与环境,永远处在一种动态的相互作用之中、追求吉利,并非迷信,而是寻求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选择一个有天有地的日子,本质上就是为逝者寻得一个天清地宁的时刻,让生命在最和谐的能量场中回归宁静,也为后人带来一份心安与庇佑。